印刷業已成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主力軍,不僅維護了意識形態安全,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而且發展成一個為經濟社會發展&ldquo穿衣帶帽&rdquo的重要產業。但是目前中國印刷業的發展再取得成就的同時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
&ldquo十一五&rdquo期間,我國印刷總產值年均增長19.3%,遠遠高于同期國民經濟11.2%的增長率。2011年,印刷業總產值占我國新聞出版業總產值的57.8%。印刷業已成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主力軍,不僅維護了意識形態安全,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而且發展成一個為經濟社會發展&ldquo穿衣帶帽&rdquo的重要產業。
為準確把握印刷業發展形勢,用黨的十八大精神指導產業發展工作,總署印刷發行管理司和中國印刷技術協會調研,在匯總印刷業2011年有關數據和資料的基礎上編制了《中國印刷業發展情況(2012年)》,對印刷業現狀、特點、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提出了發展建議。
本文摘錄了中國印刷業各方面發展的狀況。
一印刷企業情況。
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各類印刷企業102484家,同比下降1.8%從業人員356.67萬人,同比減少2.7%印刷總產值8677.13億元,同比增長12.59%資產總額9256.66億元,同比增長9.96%利潤總額739.87億元,同比增長8.31%對外加工貿易額680.09億元,同比增長2.9%。其中,出版物印刷企業6821家,印刷總產值1313.94億元,同比增長0.94%:包裝裝潢印刷企業47377家,印刷總產值6318.77億元,同比增長20.6%其他印刷品印刷企業44868家,印刷總產值708.51億元,同比下降15%專項排版、制版、裝訂企業2676家,印刷總產值77.32億元專營和兼營數字印刷企業799家,印刷總產值39.74億元。
二印刷設備及器材情況。
1.印刷設備情況。
據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對全國68家重點印刷設備制造企業的統計,2011年,實現總產值約78.13億元,同比增長16.06%銷售收入74.52億元,同比增長10.17%:利潤總額6.15億元,同比下降3.98%。其中,72%的企業銷售收入較去年有所增長,但利潤增長的企業僅占總數的51.5%,而虧損的企業則占總數的19.1%。
2.印刷器材。
1紙及紙板。據中國造紙協會統計,2011年,國內紙及紙板生產量9930萬噸。同比增長了7.12%,消費量9752萬噸,同比增長6.31%人均年消費量為73公斤13.40億人同比增長7.35%,其中,出版印刷用紙方面,據統計,2011年,全國出版印刷圖書、期刊、報紙、折合用質量717.01萬噸,同比增長5.58%。
2膠印版材。據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統計,2011年,國內膠印版材使用總量為2.59億平方米,其中,ctp版的使用量為1.17億平方米,占使用總量的46%。
3印刷油墨。據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統計,2011年,國內印刷油墨生產總量約57.5萬噸,消費總重約58萬噸進口油墨消費量約3.26萬噸。其中,消費膠印油墨約占45%,消費凹印油墨約占35%。另外,水性油墨和無苯類的各種綠色環保型油墨消費量約占20%。
4橡皮布。據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統計,2011年印刷橡皮布銷售總量為161萬平方米,麗比增長6.62%銷售收入4.06億元,同比增長5.81%。其中,氣墊橡皮布銷售量約占85%,普通實墊橡皮布銷售量約占15%,進口品牌橡皮布銷售量約占國內市場的30%。
5印刷膠輥。據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統計,2011年,國內印刷膠輥總產量約為12億立方厘米,同比下降29.41%,銷售收入約為3億元,同比下降約10%。
3.印刷設備器材進出口情況。
據海關總署統計,2011年,中國印刷設備,器材進出口總額54.95億美元進口35.85億美元,出口19.09億美元,同比增長11.04%。其中,印刷設備進口額25.40億美元,同比增長i0.64%印前設備下降5.40%,輔機和零件下降13.43%,印后設備增長68.05%。印刷器材進口額10.46億美元,同比增長8.98%油墨增長1%,膠印版材和制版軟片增長約在io%以上。印刷設備出口額為12.51億美元,同比增長14.12%,印刷器材出口為6.5837億美元,同比增長10.20%。
三綠色印刷實施情況。
1.政府部門推動情況。
在兩部門2010年簽約推進綠色印刷實施的基礎上,2011年3月,我國第一個綠色印刷標準《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正式頒布實施。隨后,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綠色印刷企業認證。2011年10月,新聞出版總署、環境保護部發布《關于實施綠色印刷的公告》,勾畫了&ldquo十二五&rdquo期間實施綠色印刷的時間表和線路圖02011年10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國發[2011]35號,指出&ldquo鼓勵使用環境標志、環保認證和綠色印刷產品。&rdquo這是國家對實施綠色印刷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2012年4月,新聞出版總署、教育部、環境保護部印發《關于中小學教科書實施綠色印刷的通知》,綠色印刷實施進入實質范疇。2012年11月,新聞出版總署印刷發行管理司和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聯合組織開展第2個綠色印刷宣傳周活動,首次發布《實施綠色印刷成果報告》。
2.綠色重點項目情況。
2010年,10個綠色數字印刷產業化項目獲得5420萬元中央預算內專項投資支持。2011年,新聞出版總署對這10個項目進行了督查。2011年,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所綠色數字印刷項目獲得資金扶持。
3.綠色印刷認證情況。
截至目前,全國共有160多家印刷企業獲得綠色印刷認證。各地仍有500余家印刷企業正在申報。部分地方新聞出版行政主管部門還在綠色技術改造、認證咨詢等方面給予企業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扶持。
綜上所述,中國印刷工業的總體水平都在上升,不管是在企業產品上還是在政策標準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在成績的背后仍存在很多的問題。
三、印刷業存在問題
一是集約凝聚程度較低,缺乏核心競爭能力。目前,盡管我國印刷行業已經涌現了一批初具規模和品牌知名度的企業,但是與國際知名企業相比,在規模、效益、核心競爭力等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差距。&ldquo大的不強、小的不精,的問題依然突出,行業內企業間競爭遠多于協調合作,導致行業內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狀況難以得到根本改變。
二是自主創新投入不足,素質潛力有待提高。目前,大多數印刷及設備器材生產企業在市場中過分依賴成本優勢和低價競爭策略,技術和管理創新上投入不足。致使國產印刷設備與國際知名品牌產品相比,在科技含量,質量穩定性等方面有明顯差距,同時,印刷企業警遺缺乏高素質技術工人和管理人員職業技能培訓以及資質認證體系有待完善企業在內部管理、資本運營、國際貿易等方面與國際知名企業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四、印刷業發展建議
受國際和國內經濟形勢變化,以及印刷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趨勢影響,我國印刷業在經過高速發展階段后,已進入調整轉型時期。從細分領域看,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多種電子媒體的快速發展,將進一步擠占傳統出版物印刷市場份額商業印刷以及包裝印刷的消耗量與人均gdp密切相關,預計將維持較為穩定的增長速度從印刷產業鏈兩端延伸出來的創意設計、個性化印刷和物流服務為主導的新型印刷業態,將獲得更多的市場和發展空間。我國印刷業整體將保持較為穩定的發展速度。就如何在發展過程中較好的解決我國印刷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快綠色印刷實施,大力調整結構。
充分發揮政府在實施綠色印刷方面的主導作用,積極擴大綠色印刷實施范圍,利用市場約調節機制,促使企業在奇形和無形力量的引導下,主動加大綠色環保技術的投入&lsquo提高技術水平,改善生產環境,向綠色印刷企業轉變&rsquo從而促進印刷業淘汰落后產能,實現產業結構調整。
二培育優勢骨干企業,增強競爭能力。
為規模以上重點印刷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大資金、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具有引領輻射作用的國家印刷示范企業。加強對印刷產業園區的規劃和建設,引導各地根據自身特點,結合區域優勢,打造有特色、有潛力的印刷產業園區。
三加大創新改造投入,促進轉型升級。
加大對創新方面的投入,重點抓好&ldquo數字印刷和印刷數字化重大工程&rdquo和&ldquo綠色環保印刷體系建設工程&rdquo的組織實施工作。以重大項目帶動印刷裝備、技術的研發和改造,提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促進印刷業轉型升級。
四完善行業監督管理,創造健康環境。
政府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強化政策調節和市場監管,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嚴格落實市場準入和退出政策,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科技等手段提高管理效能,為印刷業創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