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國車市除了進入低速增長期外,&ldquo供大于求&rdquo也是核心特征。北京車市自然也受到了供大于求的影響,但經歷了2011年限購初年的陣痛和調整,在老舊車獎勵更新、京v排放標準即將實施等政策促動下,北京車市進入更加明顯的換購時代,并且全年新車銷量預計將達到58萬輛左右,北京車市新車銷售已經恢復到沒有限購之前的2009年水平。除了供大于求造成的價格大幅下滑之外,進口豪華車沖量大促銷以及日系車的絕地反擊,也在不同程度上讓消費者能&ldquo低價換車&rdquo。
2013年,中國車市的增速最高一成,并且更多城市將進入換購時代。北京車市作為換購市場的標桿,在積累了豐富經驗的同時,京城汽車消費者更習慣了&ldquo以小升級&rdquo,升級并不意味著一定換購大車,也可以是換購&ldquo混合動力&rdquo等高技術含量的車型。換購已經成為北京乃至中國車市的&ldquo高增動力&rdquo,這也意味著汽車企業必須有高端中級車、中高級車、suv或mpv三種適合換購的車型,也意味著豪華車依然可以保持相對高的增長速度。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汽車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更多更高性價比的車型,混合動力甚至電動車等更加節能環保的車型也與家庭越來越近。
●供大于求背景下七折買車
中國經濟的增速放緩,也讓車市的增速繼續保持在10%以下,北京車市已經沒有了2011年來自廠家額外關愛,繼續成為廠家奪取銷量的必爭之地。從二季度以來,車市競爭就開始進入白熱化,比如中高級車和中級車最高可以打7折,15萬元甚至就可以買到四成中高級車,一些中高級車的優惠幅度甚至接近6萬元。
●五萬輛市場中的淘金比賽
北京車市從今年開始進入月銷新車5萬輛的階段,其中接近兩萬輛來自于中簽,而剩余的近3萬輛則來自于置換。一場五萬輛市場中的&ldquo淘金&rdquo比賽每月都在上演,如何提升置換量成為廠家提升銷量的關鍵,區域二手車中心、置換補貼等是必修課,消費者也不是那么容易被&ldquo淘&rdquo走的,好的服務是感動消費者的關鍵因素之一。
●大排量舊車淡出京城車市
今年伊始,新的車船稅征收標準開始實施,這一政策有利于節能的小排量車。但是大排量的舊車,比如4.0l的老車則每年增加3000元左右的支出,這些大排量老舊車已經逐漸淡出京城車市。
●京v車已經配齊只待政策
今年北京開始供應京v油品,并發布了京v排放標準,但遺憾的是年內沒有正式實施。不過這一對汽車行業影響巨大的政策,從年初開始就讓廠家和商家繃緊了神經。八月開始,廣汽豐田等企業開始供應京v排放標準的新車,目前,大多車企已經完成了國iv車到京v車的切換。并且在切換中,消費者得到了不少實惠,特別是國iv車的清庫拉低了車價。如果不出意外,明年京v排放標準將正式實施。
●加價不再是合資品牌專屬
今年北京車市一大亮點是自主品牌suv哈弗h6持續熱銷,甚至加價一兩萬元才能早點提車,h6和途觀幾乎成為京城車市最難提現車的兩款量產車。今年年中,一汽-大眾發布了限制加價的通知,其實這不過是對市場供需關系的一次確認,因為高爾夫6已經難以像去年一樣加價賣。
●進口豪車50萬促銷沖擊大
如果讓奔馳重新選擇,也許他不會選擇通過對s級等車型高達50萬輛的促銷拉動銷售。奔馳的大幅促銷極大沖擊了豪華車市場,寶馬、奧迪等品牌不得不跟進。實際上,奔馳并沒有在大幅促銷中得到多少好處,傷害了老車主、損害了品牌形象并讓經銷商賠錢賣車苦不堪言,銷量也并沒有提升多少。其實還不如通過合理定價、金融杠桿、置換補貼等&ldquo溫柔&rdquo方式實現,&ldquo生猛&rdquo的藥劑真是副作用不小。
●置換新車真是宜早不宜遲
本報在今年二月份就發出了&ldquo龍年置換趕早不趕晚&rdquo的消費建議,市場的走勢說明,這一建議是準確的。特別是在京v排放標準即將實施和京v車不斷上市的影響下,加之北京周邊大部分市場限制國iii(含)排放標準的老車遷入,導致了二手車價格大幅下滑,甚至&ldquo一周掉一千&rdquo。另外,早置換可享受老舊車置換補貼,再過幾天這一補貼就將告一段落。
●建店潮、園區熱與退網并存
今年雖然車市增速放緩、豪車競爭激烈,但京城還是新增了幾十家新的4s店。有投資超4億元的寶馬5s店、有建筑面積超10萬平米的奧迪店、有個性時尚的mini4s店,有一天開兩家的捷豹路虎店等等。另外,汽車園區熱再度興起,運通集團在京城南北各建了一個汽車園區,祥龍博瑞一分公司更是在園區內引入了上牌、檢測等多種服務。
另外,退網也不少見,廣汽豐田在京一家4s店暫時關張,謳歌幾乎就剩下了一家4s店,亞之杰福特則因為土地問題不再經營。未來,經營不善的新店最容易關門,而因為土地租賃問題放棄經營的4s店也會不少。
●金融購車已助力消費升級
寶馬5系貸款比例高達8成、奧迪全系的金融購車比例超過6成等等,這些數字令人驚訝之余,也證明金融工具購車已經成為車市增長和消費升級的新動力。也意味著未來,沒有貸款貼息的廠家,恐怕難進主流。消費者實際上可以通過廠家貼息&ldquo貸款買車能掙錢&rdquo。另外,易匯資本、龐大汽貿等推出的融資租賃,未來發展的空間還很大。
●日系車自救多用安心保障
日系車遭遇了銷量滑鐵盧之后,多用安心保障措施自救。主要是未來,如果遇到第三方惡意損壞車輛和人身,將會得到廠家的補償。安心保障措施實施最嚴密的企業是東風日產,而馬自達在中國的兩個合資車企,至今沒有安心保障措施。相信,未來日系車企對消費者的真誠度,將會直接影響其銷量。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