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測算,截至今年9月份,協會重點聯系的大型企業集團銷售收入同比只有0.02%的增長,而利潤總額則同比下降近三成。
多數產品銷量也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如裝載機1~9月實現銷售138341臺,同比下降28.1%;挖掘機實現銷售93155臺,同比下降37.1%。
盡管對下滑有所準備,但如此大幅下滑仍出乎不少人的意料。因為就在兩年前,受4萬億投資滯后效應影響,2010年上半年工程機械掀起的銷售熱潮至今仍讓人念念不忘。
當前的狀況則大不同。由于國家固定資產投資和有關預調微調措施拉動需求的效果不明顯,市場需求下降和社會存量較大,消化存量需要一定時間,新增銷量有限。工程機械市場需求下滑壓力持續加大。
加之部分產品產能過剩,投入產出有所失衡;零首付、低首付,賬期過長等營銷方式仍然存在,銷售手段不斷升級,行業自律經受嚴重考驗;加上一些產品同質化嚴重和關鍵配套件仍依賴進口等問題,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由于上述種種問題,全行業主要經濟指標一直處于低位運行。直至今日,工程機械行業的冬天遠未過去,市場低迷的狀態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市場好的時候大家勁頭足,目標高,但當行業進入調整期,能否充滿信心、保持樂觀,在困境中不斷調整并找到新的增長點,才是一較高下的時候。
不難想見,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由過去的&ldquo高速增長&rdquo轉變為&ldquo穩定增長&rdquo或&ldquo均衡增長&rdquo的過程中,大競爭、大敗局或將在這個行業頻繁上演。
在此過程中,需要那些具備穩健經營能力的企業堅持不懈,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彌足珍貴,這也是中國工業的精神要義。從工業大國轉向工業強國,中國需要有大批具備長期經營能力且追求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
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我國工程機械三巨頭徐工、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等已不比卡特彼勒、小松等國際大腕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他們。
事實上,低位運行的狀態不僅不會延緩徐工等巨頭們世界級目標的實現,反而會加速這一過程。因為他們將有時間和心思停下來完善戰略,細化目標,眼睛向內,提升能力,從而在國際化的道路上走得更穩健。
應當看到,在我國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這&ldquo新四化&rdquo的征途中,工程機械作為我國工業領域的重點行業之一,尚處于成長期,必將受到重視和支持。因此,工程機械行業的冬天不會太久。
對企業自身而言,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在大競爭、大敗局的市場經濟時代,那些生存能力強的企業將在低位運行結束后獲得新的更大的能量,繼續朝著世界級的目標邁進。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