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密集核準國內4個風電項目,規模累計680.8萬千瓦,總投資額超570億元。發改委數據顯示,4個風電項目具體為,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二期第一批項目。項目總投資為2419583.57萬元,總規模為300萬千瓦,共計8個風電場;包頭市達茂旗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巴音1號-7號風電項目。項目總投資為1358732萬元,總規模為140.25萬千瓦,共計7個風電場;大唐赤峰罕山風電工程項目。項目總投資為323176萬元,總規模為40.05萬千瓦;新疆哈密東南風區200萬千瓦風電項目。項目總投資為1618250.55萬元,總規模為200.5萬千瓦,共計10個風電場。
而這一輪的風電項目密集核準是就是為了繼續扶持,我國的風電產業能夠繼續發展下去,不至于在經歷高峰后直接死亡。風電在我國的發展之所以從高速發展期直接進入低谷期,主要是因為風電項目大都不具備低電壓穿透能力,導致并網困難,事故不斷。
不過,目前在國家政策支持下,總算可以說是看到了一些曙光。這些大型風電項目在進入招標階段后將釋放出大量的訂單,使相關產業鏈不至于面臨停產的風險。而在此之前,國內企業研發成功了低風速大功率風電發電機,這也將促進我國中部及東南部的風能開發,都將為我國風能在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自2011年國家能源局頒布《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以來,國家能源局已經先后核準兩批共計4375萬千瓦&ldquo十二五&rdquo風電開發計劃。此次新核準的852萬千瓦項目中,有247萬千瓦屬于新疆自治區和新疆建設兵團新獲批的項目,其余605萬千瓦項目屬于計劃外增補項目。
此次獲批的項目主要分布于山西、浙江、福建、山東、湖北和湖南等中東部省份。有能源專家指出,這些地區靠近電網符合端,項目均具備前期工作充分、電網接入條件落實、并網和消納條件較好等優勢。而以往核準的風電項目主要位于甘肅、內蒙古等傳統風電大基地,目前正遭遇&ldquo棄風&rdquo、&ldquo限電&rdquo等并網難問題,開發經濟效益十分低下。據中國風能協會此前統計,2011年部分大風電基地&ldquo棄風率&rdquo已超過10%,全國因棄風造成的經濟損失多達50億元。
&ldquo對于目前的風電開發商來說,項目開發經濟性下滑,加之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長時間欠賬,已經被嚴重挫傷了積極性。&rdquo上述專家指出,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此番能源局新核準的項目并網條件優越,可使項目開發告別過去&ldquo越發電越虧損&rdquo的怪圈,可觀的投資收益率將大大提升電站開發商的積極性。
能源局在文件中也強調,各地要抓緊推進項目核準及建設工作,確保項目按期建成并發揮效益。
去年以來風電項目核準速度驟減,帶來的一個直接影響便是上游設備供應商風電機組及零部件訂單的下滑。
據國家風電信息管理中心下屬中國風電工程信息網不完全統計,今年年初至11月底,全國風電及配套設施工程招標達1000多項,但其中絕大多數為4.95萬千瓦的小規模項目。而且,在金風科技、華銳風電等風電設備制造龍頭公司發布的公告中,今年也鮮見有涉及公司中標的信息。
近日有報道稱,當前,龍頭風電設備商之一的保定天威風電科技有限公司的整機生產開工率不足50%,葉片生產開工率僅為30%。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此番獲批的近千萬千瓦風電項目,明年有望進入集中招標期,進而加速入市。在此背景下,目前相關企業鬧&ldquo訂單荒&rdquo的局面勢必將得以改觀。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