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發布了《ai如何創造社會價值?2018百度社會價值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以ai領域“領頭羊”百度為例,對科技企業在創新發展中與社會價值創造之間的緊密關系進行了探討。《報告》認為,百度搜索是中國互聯網數據平權的先驅,也是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奠基者。
從用戶角度,百度搜索打破了“數據鴻溝”和“數字孤島”,幫助社會各階層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實現了“數據平權”;與此同時,百度搜索作為改變供需對接的平臺,是加速數據紅利向智能紅利落地的推手,它助力中小企業成長、增加就業崗位,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 王春光
自創辦伊始,百度一直致力于讓人們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無論你是達官顯貴、大學教授,還是邊城小鎮的農民,殘障人士,通過百度,大家獲取信息的權利是平等的。搜索引擎出現之前,人們從未想過可以如此方便地獲取信息。”《報告》表示,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獲頒“2005 cctv中國年度經濟人物”時的這一番話,今天讀來依然可以成立。
ai時代,百度希望通過更優質的內容、更豐富的形式、更多元的載體,滿足用戶的搜索需求。目前,百度的首條搜索結果滿足了超過40%的搜索查詢;百度app 9月平均日活躍用戶數量(dau)達到1.51億;好看視頻的日活躍用戶量突破1200萬。“這也正是為人們提供了平等獲取信息的渠道,智能搜索面前,人人平等。” 《報告》這樣分析。
在推動“數據平權”的同時,百度搜索也在通過技術創新,改變供需對接的方式。截止到11月18日,百度正通過遍布全國的服務網絡,為近百萬家企業提供了搜索營銷服務,涵蓋農業、工業、服務業三大產業,遍及全國 31 個省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合作企業在百度搜索引擎在線推廣服務中的投入產出比高達1:43。
此外,百度學術、百度地圖、百度百科、百度教育等產品也在從多個方面積極地創造社會價值,為存續與發展人類的知識、文化提供了有效手段。當前,百度搜索日均搜索響應次數60億+次,相當于每個中國人每日搜索4.3次,日均信息流推薦量達150億,地圖每天響應900億次定位服務請求。《報告》認為,這些成績讓百度科技資產從“科技-文化效應”維度,創造了巨大社會價值。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