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雖然已形成較為完整的光伏制造產業體系,但當前仍面臨著產能嚴重過剩、市場過度依賴外需、企業普遍經營困難的嚴峻危機。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了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五大政策措施。新政的出臺,不啻為深陷產業寒冬的光伏企業雪中送炭。備受鼓舞的業內人士興奮不已,紛紛表示,新政對擴大國內光伏市場,幫助光伏企業擺脫困境,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新政有利于產業可持續發展
國務院使出&ldquo組合拳&rdquo扶持光伏業發展,不僅僅是從救市角度出發,更是從創造產業發展健康環境的角度出臺政策,對光伏產業而言是一個重大的長期利好。
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我國光伏產業當前遇到的困難,既是產業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也是促進產業調整升級的契機,特別是光伏發電成本大幅下降,為擴大國內市場提供了有利條件。為此,會議確定了以下5個方面的政策措施:(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善加利用市場&ldquo倒逼機制&rdquo,鼓勵企業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提高技術和裝備水平。(二)規范產業發展秩序。加強光伏發電規劃與配套電網規劃的協調,建立簡捷高效的并網服務體系。(三)積極開拓國內光伏應用市場。著力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鼓勵單位、社區和家庭安裝、使用光伏發電系統,有序推進光伏電站建設。(四)完善支持政策。根據資源條件制定光伏電站分區域上網標桿電價,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按照電量補貼的政策,根據成本變化合理調減上網電價和補貼標準。(五)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減少政府干預,禁止地方保護。完善電價定價機制和補貼效果考核機制,提高政策效應。
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各有關部門抓緊制定完善配套政策,確保落實到位。那么接下來各部委會出臺怎樣的細化政策并加以落實?整個光伏業界都在拭目以待。
政策落地備受關注
對于市場而言,目前政策仍停留在指導層面。部分企業對國內終端市場還處于觀望之中,等待政策進一步明晰。
實際上,在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之前,頻頻政策利好已經向我們展示了國家對扶持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決心。以去年9月份國家能源局發布《太陽能發電發展&ldquo十二五&rdquo規劃》為起點,10月份國家電網公司發布了《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11月份國家能源局完成《促進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實施辦法和電價補貼標準》等意見征集工作。此后,財政部等四部委決定在2012年年底前再啟動一批金太陽示范項目,2012全年金太陽示范項目規模合計高達4.54gw。
當前,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已經到了從依靠規模降低成本向依靠技術進步提高競爭力的關鍵點,需要政策和市場的助推。隨著此次會議后相關政策的完善和落地,我們可以期待,這次會議將成為促進中國光伏產業升級換代,加速我國從光伏生產大國向強國邁進的一個里程碑。正如輝倫太陽能市場部經理袁全對《中國電子報》記者所說,只有真正開啟光伏內需,培育成熟市場,完善電力體制改革,當安裝小光伏發電系統就像安裝一個新家電一樣便捷時,我國光伏產業才是真正有救了。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