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與發展高層論壇舉行
云計算在我國是一個熱詞,僅2012年就召開了國際云計算大會、中國云計算大會以及數不清的云計算論壇和云計算博覽會。然而在今天舉行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與發展高層論壇上,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徐志偉指出,我國的云計算在世界上排名落后,&ldquo在全球服務市場所占份額不足3%&rdquo。
我國云計算世界排名落后
徐志偉在論壇上的演講題目是《信息技術和產業總體發展趨勢研究》。他是代表&ldquo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rdquo課題組匯報研究進展的,幾乎對未來信息技術的各個領域都有介紹。其中涉及到的云計算和寬帶網絡很是引人注目。
云計算本身的市場并不大。在2011年apec會議上,許多部長和專家認為云計算會帶來世界一半的gdp,徐志偉說,他們看重的是云計算的&ldquo蜜蜂效應&rdquo&mdash&mdash蜜蜂的價值主要不是產生蜂蜜而是傳粉,云計算就是未來產業生態環境中的&ldquo蜜蜂&rdquo。
據全球最具權威的高德納咨詢公司估計,2011年中國在全球約900億美元的云計算服務市場中所占份額不到3%,約160億元人民幣。只是年增長率達到40%,高于20%的世界平均增速。在2012年商業軟件聯盟發布的《全球云計算排行榜》上,我國在云計算發展方面的準備度在24個國家中排名第21位。
徐志偉說,我國云計算主要落后在應用方面。據2012年年初的統計,國內較大的幾家云服務提供商中,阿里云用戶規模為1萬戶,售出虛擬機實例3萬多個;盛大云注冊用戶3萬多個,售出虛擬機實例約1萬個。
而著名的亞馬遜僅其在弗吉尼亞的一個數據中心(它在全球共有7個數據中心提供云計算服務)在2010年售出虛擬機實例峰值就達到14萬個。
吆喝的多,做應用的少。這就是我國云計算的現狀。
解決帶寬可引爆新興產業發展
寬帶不寬是我國網絡發展中的老大難問題。徐志偉透露,到2010年,我國&ldquo每個因特網用戶的國際互聯網帶寬&rdquo只有2.4kb/s,年復合增長率為11%,而俄羅斯已提高到31kb/s,年增長率高達124.72%,我國的發展速度不及俄羅斯的1/10。2007&mdash2010年,韓國與俄羅斯此項指標都增長了十幾倍,而我國的增長不到一倍。
不僅如此。到2010年,我國的寬帶接入平均下行速率僅為1.8mbps,只有全球寬帶接入平均水平(5.6mbps)的1/3。我國寬帶市場競爭不充分,資費較高,平均每mbps接入速率費用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3&mdash4倍。&ldquo寬帶網絡發展遲緩,嚴重影響我國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應用的推廣,已成我國信息化發展的主要瓶頸。&rdquo徐志偉說,形成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往往需要一個技術群,而不是單項技術,我們要善于發現其中的短板技術,通過突破短板技術引爆一個新興產業,&ldquo在我國,云計算、智慧城市等許多應用的推廣度都受限于網絡的帶寬,寬帶網絡就是一個&lsquo引爆點&rsquo技術&rdquo。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