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在審企業財務核查啟動半月有余,已有9家公司選擇&ldquo退場&rdquo。&ldquo這是一場地毯式排查,分秒必爭。&rdquo多家投行表示,自查力度之大、內部審核之細、時間之緊迫前所未有。
市場人士表示,化工、機械類擬上市公司業績下滑可能性較大,或成撤回ipo申請的&ldquo高危&rdquo行業。有投行人士的摸底調查發現,船舶、光伏企業亦危機四伏,民營企業更是自查重中之重。業界普遍預計,恐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將退出排隊序列。
九公司終止審查
證監會網站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申報創業板上市企業中,江蘇中圣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鉅泉光電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終止審查,主板名單暫無變化。至此,半個多月以來已有9家擬上市公司申請終止審查。
從終止審核企業情況來看,涉及行業五花八門,既有信息技術服務、有色金屬、飲料制造、化學原料行業,也有節能及新型元器件等行業。國信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中信建投、宏源證券等投行實力頗為強大的券商&ldquo中招&rdquo。地域更是覆蓋北京、浙江、福建、山東等多個省市。
從審核狀態變更情況來看,遵義鈦業是罕見的&ldquo已通過發審會變更為終止審查&rdquo,深圳華北工控股份有限公司等多數排隊公司是從&ldquo中止審查變更為終止審查&rdquo,也有部分企業仍在&ldquo落實反饋意見&rdquo階段就半途而廢,浙江華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更是直接從&ldquo初審中變更為終止審查&rdquo。從排隊時間來看,這些公司中不少是在2012年初首次公告。
雖然樣本數量有限,但投行人士認為,這意味著此次財務核查雖然是擬上市公司自查,監管部門抽查,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必將是一場覆蓋全部排隊企業的地毯式排查,沒有一家公司可以躲過這場旋風。
事實上,從政策角度解讀,終止審查并非完全意味著擬上市公司知難而退。按照《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第20條的規定,在審查申請材料過程中,申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作出終止審查的決定,通知申請人:一是申請人主動要求撤回申請;二是申請人是自然人,該自然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三是申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終止;四是申請人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交書面回復意見,且未提交延期回復的報告,或者雖提交延期回復的報告,但未說明理由或理由不充分;五是申請人未按有關規定按時提交書面回復意見。
但市場人士透露,絕大多數面臨終止審查的公司都是因為業績問題,因死亡等意外因素終止審查的只是少數。
業績是硬指標
某擬上市公司相關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提供的一份財務核查時間表,以日為單位詳細列舉了財務核查進程,就連農歷臘月二十九都安排了一場外部走訪,并將每項工作落到了人頭。雖然證監會要求在3月31日之前上報材料,但為了萬無一失,這家公司將材料遞交日期定在2013年兩會前的某一天。
&ldquo這次核查我們要把每一寸地都刨一遍,項目主辦已經不準備回老家過年了。&rdquo一投行人士透露,自查力度之大、檢查之細超出了預期,就連銀行和供貨商的印章是否有效等細節都不能放過,&ldquo絕對是地毯式排查,時間緊、任務重&rdquo。
除投行自查外,在財務大核查下,處于監管一線的證監會派出機構也已行動。在證監會動員大會召開一周內,多個派出機構表示已針對排隊公司召開會議,會上透露的信息均體現出此次核查的緊迫性。
&ldquo會上有領導說得非常形象,支持&lsquo素面朝天&rsquo的公司,反對&lsquo濃妝艷抹&rsquo,更是嚴禁&lsquo整容&rsquo,參會的企業臉色都不太好看。&rdquo一家東部沿海地區擬上市公司人士透露,當地派出機構對本地企業情況大致心中有數。從會上消息來看,中小板企業業績下滑的不在少數,而那些號稱業績持平的創業板公司將是核查的重點,一旦出現問題,鼓勵其撤回材料。
有證監局已經通過約見談話、電話提醒等方式分類督導首發公司做實專項核查工作。對在會審核公司,要求補報2012年年報時如實披露相關經營與財務信息,并在監督擬上市企業和中介機構認真自查核查的基礎上,將對問題較多的公司及中介機構實施問責。
消息人士透露,從一些省市情況來看,部分化工、機械類公司2012年業績出現下滑,恐成核查重點。
投行人士透露,由于業績將成此次企業能否過關的硬指標,投行業內也對各行業情況做了梳理,發現多個行業排隊公司數量較多。wind數據顯示,專用設備制造業排隊企業達29家,軟件及應用系統行業公司多達33家,化學原料和化學品制造行業達21家。&ldquo我們預計光伏和船舶類企業業績出問題的概率比較大,民營企業也可能成為出問題的主要領域。&rdquo
更多公司將&ldquo離場&rdquo
眼下,有人形容ipo排隊企業已成驚弓之鳥。撤回成為難以承受之重,卻又不得不承受。
&ldquo不少公司在上市前引入了股權投資者,包括很多民企高管都在等著退出,撤回材料對于他們來說是下下之選。&rdquo某擬上市公司和投行人士表示,更有公司為上市補交巨額稅款,加上投行、會所、律所入駐多年的承銷費用,這些公司已經為走上上市之路付出沉重代價,而財務大核查將這些公司逼到必須有所選擇的節骨眼上。
有投行人士預計,恐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將撤回材料。&ldquo保守點說,300家左右會撤回材料,等此輪核查做完,再開始走發審程序,除非有特批項目,新股上市恐怕已經是下半年的事情了&rdquo。
值得關注的不僅僅是排隊企業情況,在各地派出機構對排隊企業召開集中會議時,不少仍在輔導期的企業也被點名前往參加會議。有派出機構表示已要求按照專項檢查工作內容,補充完善工作程序,&ldquo切實防范帶病申報&rdquo。
多家投行亦證實,擬于一季度上報申發材料的公司眼下也需要做好財務會計信息自查工作。有投行已與部分擬上報材料的企業溝通,如若眼下不申報材料,一季度恐難有時間進行驗收,&ldquo我們建議一些不著急融資的公司,干脆錯過這個敏感的時間窗口,先做債券融資,過了這個坎再申報&rdquo。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