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2012年,我國國民經濟運行緩中企穩,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5193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8%。&rdquo
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時表示,去年四季度國民經濟明顯企穩回升,此勢頭在今年會繼續延續下去。他預計,今年中國經濟會繼續保持持續穩健的發展態勢。
規模工業增速放緩
據統計,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一季度同比增長8.1%,二季度增長7.6%,三季度增長7.4%,四季度增長7.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2377億元,比上年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235319億元,增長8.1%;第三產業增加值231626億元,增長8.1%。從環比看,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0%。
2012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0%,增速比上年回落3.9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11.6%,二季度增長9.5%,三季度增長9.1%,四季度增長10.0%。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9%,輕工業增長10.1%。分行業看,41個工業大類行業增加值全部實現比上年增長。分地區看,東部地區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8%,中部地區增長11.3%,西部地區增長12.6%。
同期,471種工業產品中有345種產品產量比上年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06759億元,比上年增長7.1%。其中,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3%,環比增長0.87%。
工業制成品將總體穩定
馬建堂表示,今年國際經濟環境從總體上講依然曲折復雜,國內經濟也還存在著一些不平衡、不持續、不協調的矛盾,有的矛盾甚至非常突出。但從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來看,過去推動中國經濟中長期較快增長的基本面沒變。
對于今年物價走勢,馬建堂指出,推動物價上漲的壓力和控制物價上升的因素并存。據介紹,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或者物價上漲的壓力,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輸入性通脹的壓力還存在。主要是一些發達經濟體都在采取新一輪的量化寬松政策,可能對中國的物價產生波動和影響。二是勞動力價格、土地價格、資源環境等成本,在未來的一段時間,總體來看呈上升趨勢。現在對環境損失的定價越來越高,這些因素決定了未來一段時間要素成本的上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工業領域、工業制成品總體上生產能力過剩、產能利用率比較低。2012年四季度,工業制成品的產能利用率80.1%。只要產能利用率不是特別高,產能有過剩,就一定不會存在著大的物價上漲的壓力。工業領域的產能過剩,決定了工業制成品2013年總體上的穩定。
綜合上述有利和不利因素,一方面對于通貨膨脹不要掉以輕心,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只要調控得當,2013年一定能夠保持物價總水平的穩定,或者說保持物價總水平的基本穩定。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