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浪潮集團、中國建行等單位合作承擔,經過460位工程師歷時四年的努力,突破了多項核心技術及工程技術實踐難題,建立了完整的自主化技術體系。浪潮天梭k1系統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大型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
我國的關鍵信息化建設核心信息系統長期被國外掌控,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在&ldquo十一五&rdquo科技發展規劃中,國家做出了重點發展自主高端服務器的戰略決策,確定由浪潮等單位承擔這一領域的重要使命。
高端容錯計算機是國家&ldquo十一五&rdquo信息領域項目,國家&ldquo863&rdquo重大專項。高端容錯計算機作為高端高可靠的服務器,存在著關鍵業務系統的應用,對國家經濟運行安全、社會安定和國家的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能源、文化等領域尤為突出。長期以來這些領域完全依賴于進口,受國外的技術壟斷,掌握這些技術的國家對我國實行嚴密的技術封鎖和出口許可證限制。不僅如此,中國市場國外品牌大型主機銷售價高達美國市場的2.4倍,極大地增加了中國信息化建設的成本。
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說:&ldquo浪潮在發展自主服務器產業的同時一直把實現高端突破作為自己的夢想。&rdquo
2002年浪潮發布天梭工程,在這一過程中,浪潮通過自主創新不斷提升研發能力,建立起高效能服務器和存儲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信息存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ldquo863&rdquo服務器成果產業化基地,等四個國家級研發平臺。實施了技術、專利、標準、知識產權戰略,浪潮服務器技術先后七次打破世界記錄,四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逐步進入世界服務器產業的核心地位。
通過浪潮天梭k1的研發,浪潮研發成功大型主機核心機件,處理器協同芯片組打破了歐美發達國家對大型主機芯片的技術的封鎖。解決了高度信號完整性等全局性的工程技術的難題。建立了完整的軟件生態環境,形成了多層次軟件結合的容錯結構,這些核心技術的掌握,對我國服務器產業在高端市場的突破和可持續發展,國產化替代都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1993年浪潮改變了中國服務器產業零的歷史,20年后的今天,浪潮不辜負國家的重托,實現了高端領域的突破。隨著浪潮天梭k1的面試,中國已經全面建立起從低到高完整的服務器產業鏈條,具備了與國外品牌全線抗衡的實力,意味著關鍵業務運行大型自主主機上運行成為現實,中國大型主機產業從無到有的歷史由此開啟。
孫丕恕說:&ldquo下一步浪潮將繼續向服務器產業更為核心的技術探索突破,并將攜手關鍵行業的客戶打開高端行業壁壘,為推動我國關鍵業務系統國產化應用,建立國產化產業圈做出更多的努力。&rdquo
天梭k1在研制過程中,突破關鍵應用主機多項核心技術及工程技術世界難題,建立了完整的自主化技術體系,使中國成為世界上三個掌握新一代關鍵應用主機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
設計開發了&ldquo雙翼可擴展多處理器緊耦合共享存儲器體系結構&rdquo、與商業處理器兼容的兩級目錄cache一致性協議,整體開發了多處理器cc-numa體系結構,研制成功關鍵應用主機兩大核心部件之一處理器協同芯片組,突破了歐美國家對&ldquo計算機系統緊耦合技術&rdquo的封鎖。
普通計算機僅有4顆以下處理器,而天梭需要支持32顆處理器,有256個內存插槽,規模和復雜度都數十倍于普通計算機。關鍵應用主機的技術關鍵在于i/o,而非普通人認為的計算。在處理器性能不斷提高的今天,如何搭建足夠帶寬、最小延遲的內部數據通路是最大的技術挑戰。因而,各國際廠商關鍵應用主機已普遍采用通用處理器,但芯片組卻一直保持專用。芯片組主要涉及2項核心技術:體系結構和緩存一致性。
體系結構是計算機系統最高層次的概念,大體等同于計算機的邏輯模型,類似于建筑領域的設計圖紙,對于服務器的性能、兼容性、穩定性、散熱等問題有著基礎性影響。關鍵應用主機體系結構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器和內存的互聯,天梭k1有32顆處理器,256個內存插槽,將如此規模的單元互聯起來,既要保證數據一致,又要將協同開銷降到最低,以取得更好的性能,是計算機領域的世界性難題。
計算機的運行過程中,各個單元中的數據必須保持一致,以避免邏輯錯誤。天梭k1系統有數百個數據同步單元,建立一套復雜的緩存一致性規范是十分龐雜的工程,全球具有該項技術開發能力的公司不到5家。
浪潮集團最終設計完成了&ldquo雙翼可擴展多處理器緊耦合共享存儲器體系結構&rdquo,成為國際上唯一一個只需要一級跳步的64路互聯系統,目前該技術已經申請全球pct專利。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