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下穿京杭大運河的第一條隧道預計明年年底通車
2018-12-06 18:09來源:中科矩陣/
原標題:杭州下穿京杭大運河的第一條隧道預計明年年底通車
香積寺路西延工程東段隧道已經(jīng)洞通,余杭塘路再也不斷頭,今后往東下穿運河直接到香積寺路。
香積寺路西延工程,下穿京杭大運河,連接香積寺路和余杭塘路,是杭州下穿京杭大運河的第一條隧道。竣工后,從大關開車到城西只需10分鐘。
這項工程主要分為兩部分:地下隧道和地面道路。其中,穿越大運河的地下隧道長度約2300米,初步設計車速為50公里/小時。上塘高架以東部分為雙向兩車道,以西為雙向四車道。而下穿大運河的隧道,則分為東、西兩段來開挖。
采用超聲成像等高科技
洞通隧道采用的是大直徑泥水盾構工藝,相當于在地底放一只“穿山甲”一樣的盾構機,從頭至尾打一個長長的洞。但是在打東段隧道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難題:地下有一條220千伏的高壓電纜,和隧道之間最近距離只有2米。
打洞的時候,如何才能不碰到電纜?如果提前改動管線,將電纜挪走,至少需要花上一年的時間以及大量的資金投入。
為確保電纜安全,隧道建設方和國網(wǎng)杭州供電公司電纜運檢室一起研究,用bim、地震映像、超聲成像、真空負壓等先進技術,精確地探知到了電纜的位置,再將電纜和隧道的形狀大小進行三維建模,然后制訂下穿施工方案,最終安全、成功地將隧道洞通。
這樣的施工難度很少見,而這樣的解決技術,在國內(nèi)城市地下施工當中也是一個創(chuàng)新典型。
香積寺路西延工程東段洞通,西段盾構正在全力推進中。據(jù)悉,盾構機“運河開拓號”目前已經(jīng)拼裝調(diào)試完成,即將始發(fā)。
隧道洞通完成后,整個香積寺路西延工程就等于完成了70%-80%,距離全線通車也就不遠了。
第二個在新建的香積寺西路上,位于現(xiàn)在的霞灣變電站門口,這個出入口主要為行駛上塘高架的車主服務,從高架下來后,可直接通過地面進入隧道。
最后一個出入口,在余杭塘路教工路口靠近城市芯宇的位置,主要為城西的居民服務。
除了隧道以外,還有兩段地面道路。香積寺西路段,穿過運河后,余杭塘路也將打通斷頭路,東擴至湖墅北路。
香積寺路西延工程,整體將力爭2019年底通車。
香積寺路西延工程將緩解城北城西之間擁堵
大關路和德勝路之間,間距1700米,遠大于主城區(qū)平均1000米的干路間距。換句話說,大關、德勝住宅區(qū),干路網(wǎng)密度較低,過運河通道交通壓力較大。
大關路現(xiàn)為雙向六車道,但大關橋(和睦路至麗水路段)受周邊住宅影響,擴容難度大,現(xiàn)狀僅為雙向四車道。所以大關橋節(jié)點便成了大關路的交通瓶頸,早晚高峰擁堵嚴重。此外,香積寺路也是城北蠻重要的一條東西向主干道,可到了城北電腦城后,這條主干道就變成了一條小巷子,兩輛車在里面交會都有困難。附近居民說,這里曾經(jīng)是八丈井村的村道,又破又臟,除了住在里面的居民,幾乎沒有人行走。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wǎng)絡信息轉(zhuǎn)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