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在產品研發上下功夫
我國是農業機械制造大國,但并非農業機械制造強國,農業機械專利技術基礎薄弱。《農業機械行業專利分析報告》對聯合收割機領域國內外申請人的專利申請情況進行了比較分析,結果顯示,國外企業善于運用各類型專利的特點進行專利布局,而國內的申請人多傾向于實用新型專利。&ldquo主要原因是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門檻比較低,審查周期較短。&rdquo國家知識產權局2012年度專利分析普及推廣項目農業機械課題組成員李梁說,發明專利經歷了實質審查過程,因此比較穩定;而實用新型專利,在審批過程中不經過檢索,專利權穩定性差。同時,從中國專利申請的結構和法律狀態來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占據相當大的比例(80.5%)。我國農機行業整體落后的狀態從專利申請的狀況可見一斑。
&ldquo目前國內的農機市場不是充分的競爭而是低端同質化的競爭,打價格戰,很像是溫州早期的小商品現象。&rdquo國家知識產權局2012年度專利分析普及推廣項目農業機械課題組組長尚玉沛表示,不少農機企業特別是小型農機企業很少在研發領域投入,缺乏研發能力,主要依靠現成技術。目前國內農機現狀是中小型低端產品產能過剩,惡性競爭嚴重。對于技術含量和生產效率高的大中型產品,不能生產或沒有形成生產能力。農機行業僅憑產品的基本功能和低價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長期偏愛,必須強化質量和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農業機械領域,中國專利申請前十名申請人中,只有福田雷沃重工一家為農機企業,其余均為科研院所,可見我國農機技術研發成果不少依然停留在科研層面,這方面與日本主要農機技術集中在農機企業的特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從專利申請質量上看,日本企業在有效發明專利數量和發明專利授權比率上均大幅度領先我國申請人,足以體現我國企業在農機技術研發上的差距和不足。
路徑:在全產業鏈上精耕細作
農業機械行業門類眾多,發展狀態參差不齊,每個分支都有各自優勢。&ldquo企業要根據自身優勢,結合我國各地自然地理條件以及農藝特點,在全產業鏈上精耕細作。&rdquo尚玉沛說,仔細分析農機產業鏈信息,農機分支的發展方向是比較容易把握的。
&ldquo收獲機械技術發展直接關系著糧食產量和質量,因此作為收獲機械的一種,聯合收割機受到了國內外企業的重視,科技含量越來越高。&rdquo尚玉沛告訴記者,由于國內巨大的收獲市場,外國企業紛紛在我國布局專利,投資建廠。報告顯示,截止到2012年5月聯合收割機有效的中國發明專利擁有量,國外農機企業為141件,國內企業75件。日本的久保田和洋馬都擁有52件,而國內最好的企業擁有量只有個位數。從保護內容來看,國內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脫粒環節,而國外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收割機的動力行走,而后者技術直接決定收割機的節能效率和適應復雜地理環境的能力。因此,在收獲機械領域,無論是專利申請數量還是技術復雜程度,國內企業都面臨著激烈競爭。
李梁告訴記者,經濟作物機械化是制約我國綜合機械化水平提升的短板。在經濟作物的耕種收三個主要生產環節中,耕整地機具已形成系列化和規模化,生產也已基本實現機械化;播種(栽植)機具已經部分解決,如花生、棉花、馬鈴薯等播種(栽植)機械在實際生產中都得到了應用,但機具的總體性能和質量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提高;收獲是經濟作物生產最薄弱的環節,定型的機具不多,成熟和批量生產的機具就更少,不少作物的收獲機械還沒有突破,部分經濟作物的播種機械還是空白。種植與收獲機械化技術嚴重滯后,成為制約經濟作物生產發展的主要瓶頸。&ldquo我國經濟作物機械化發展緩慢,農機和農藝結合不夠緊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這方面企業要做大量的功課。&rdquo尚玉沛表示。
專利分析報告指出,在鏵式犁和氣力播種機領域,國外農機巨頭未全面在中國進行專利布局:鏵式犁領域國外企業在中國申請的專利均已失效,氣力播種機領域國外企業尚未在中國申請專利。因此,抓住目前這一有利的時機,企業將會有所作為。總體上看,農業機械在耕種收環節上分支眾多,國內地理環境復雜,南北東西需求不一,農機市場巨大,無論哪家農機公司都不可能一家獨大。企業在全產業鏈上找準定位,就會有所斬獲。
建議:認識并發掘專利價值
專利分析報告的一個重要結論就是我國農機行業應當充分學習借鑒國外企業的專利申請和布局策略。在我國,農業機械行業是傳統制造業,缺乏專利保護意識。尚玉沛表示,國內企業市場競爭主要集中在國內和東南亞市場,這些市場不重視專利布局,企業抱著只要盈利就行的心理,還沒意識到專利布局的重要性。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國外企業一旦完成某一環節的專利布局,進發國內市場,企業將無還手之力。
尚玉沛說:&ldquo國內企業在專利方面即使現在還沒法與跨國公司相比,但必須認識到專利是搶占和圈定市場份額,進行商業戰爭的工具,是一種戰略儲備。&rdquo以愛科公司為例,這家農機跨國企業在全球擴張時采取專利先行策略,在2009年進入中國市場之前就較早地在中國進行了專利申請布局。&ldquo企業的認識只有到了這個高度,才能積極投入研發、申請并布局專利。&rdquo
專利先行不僅要通過專利布局搶占市場,更重要的是要學會篩選利用目前已經公開的國內外專利。專利不只是一個法律文件,同時也是一個成熟的技術方案,企業通過鉆研國內外農機領域最新的專利,獲取前沿的知識,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技術改進,走出自己的專利之路。對那些想要在市場有所作為的企業,這一點至關重要。
專利申請撰寫同樣涉及專利利用價值。&ldquo目前國內代理服務行業能力水平差異較大,部分代理機構的發明專利撰寫不能使發明人享有與發明相匹配的權利,最大化地保護發明人的利益。&rdquo尚玉沛對此很擔憂,他說,一項好的發明可能由于專利撰寫粗糙導致其應有價值不能被充分挖掘,國內企業有過這樣的例子。一家企業花費了大本錢研究并解決了困擾國內外企業一個復雜部件的鑄造工藝問題,由于專利申請文件撰寫原因,導致該專利申請險些沒獲權,而國外公司因為看好這項專利技術提出收購這家企業,專利撰寫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盡快提高國內專業撰寫代理人從業人員的素質尤為迫切。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