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單個項目最高補貼2000萬元,每年提供1套社會租賃房。
12月6日,“新十年·新水岸·新引擎—徐匯區人工智能新高地建設t計劃”新聞發布會在上海西岸國際人工智能中心召開。當日下午,西岸集團在發布會上宣布ai tower首批企業入駐。微軟亞洲研究院·上海等企業代表與徐匯區領導、西岸集團共同參與西岸ai tower首批入駐企業亮燈儀式。
9月舉辦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是徐匯區迄今為止承辦會議規格最高、綜合性最強、國際影響力最大的峰會。隨著大會的溢出效應不斷顯現,徐匯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明顯提升。
一批標桿企業在這里集聚。全市403家重點人工智能企業中有1/4在徐匯,既有騰訊、網易、小米等互聯網巨頭,微軟、亞馬遜aws、安謀(arm)等國際領軍企業,也有商湯科技、依圖科技、聯影智能等獨角獸企業。2018年全年人工智能總產出預計達210億元,同比增長30%。
一批重大平臺也在這里落地。徐匯區集聚了國際靈長類研究中心、上海科技創新資源數據中心、微軟亞洲研究院·上海、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院所企業將在這里協同開展關鍵技術攻關。
一批應用場景在這里布局。啟動了智慧安防、“ai+醫療”“ai+交通”“ai+教育”等應用場景和示范項目建設,累計有24個項目獲得上海市人工智能創新發展項目支持。
通過承辦這次大會,徐匯與國際頂尖的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有了親密的接觸,與一大批ai企業有了深入交流,為此,徐匯制定出臺《關于建設人工智能發展新高地打造徐匯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實施辦法》,即徐匯ai新高地建設“t計劃”。
“t計劃”,主要可以用6個“t”來概括它的核心要義:一是top & tomorrow(面向高端、引領未來),兩大愿景目標;二是tower & town(ai大廈、ai小鎮),兩大戰略載體;三是tech & talent(技術創新、人才匯聚),兩大核心支撐。
“t計劃”重點從四方面發力。
一是制度供給,通過制度供給使徐匯成為最適宜人工智能發展的制度供給試驗田,為上海發展人工智能提供制度示范。
二是空間規劃,統籌謀劃全區載體資源,發揮“漕開發”品牌效應,推進徐匯濱江人工智能融合發展的“一號工程”。
三是人才集聚,實施人工智能高層次人才支持計劃,大力引進人工智能領域頂尖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四是應用示范,聚焦“ai+教育”、“ai+健康”、“ai+養老”、“ai+政務”等垂直領域,開放一批應用場景,鼓勵更多人工智能的最新成果、最新技術在徐匯率先“試水”,形成示范案例。
“t計劃”突出強調了五個有含金量的定量政策。
一是“每年單個項目最高補貼2000萬元”,針對落地的重大技術攻關項目,可給予建設單位不超過項目總投資50%,且每年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的補貼。
二是“兩個100萬平方米”,即西岸智慧谷和北楊人工智能小鎮兩個100萬平方米的載體。
三是“每年20個示范應用場景項目”,向企業開放智慧政務、智慧綜治、智慧交通等12個重點領域,推動醫院、學校、行政服務中心等場所應用人工智能技術。
四是“每年5個人工智能及相關領域投資基金”,發揮政府投資基金的引導作用,鼓勵社會資本加大對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力度。
五是“每年1套社會租賃房”,搭建社會租賃住房供需平臺,優先滿足人工智能領域人才住房需求。
來源:澎湃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