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財觀點
【電子】近日,高層近日在2018年全球移動寬帶會議上透露,已在全球贏得了22個5g商用合同;目前全球各地共有150多家運營商展開5g測試,與華為合作的達到50家之多;華為已向歐洲、中東等市場大規模出貨1萬個5g基站。未來兩年內在頻譜和站點資源支持等方面取得突破后,5g有望快速進入規模化商用階段,帶動相關電子零部件持續發展——一是5g新建通訊基站;二是5g移動終端內使用的pcb板。
行業動態1、近日,華為首次對外公布了所有核心供應商的名單,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廠商數量最多,達33家美國廠商,和高通皆榜上有名。列入華為核心供應商的一共有92家,除了為數最多的美國供應商之外,排名第二的是中國大陸供應商,達22家供應商。大家熟悉的供應商中,高通、博通、聯發科、三星、索尼等廠商均已上榜,天馬、富士康、臺積電、微軟、甲骨文以及德州儀器等也在其中。。
(環球網)2、近日,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紫光集團有限公司在津簽署投資協議,總投資100億元的半導體材料制造工廠、紫光云谷產業園兩個產業化項目正式落戶高新區。(天津日報)3、第四屆“智造浦江”(,)+人工智能產業論壇昨天舉行。會上上海臨港國際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李笙凱就《2018年度人工智能產業格局及創新實踐》做了解讀。從報告可看出,全球人工智能產業正在快速發展之中,機遇與挑戰并存;到2020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1億元人民幣,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1萬億元。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5萬億元。到2030年,產業規模將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10萬億元。(新民晚報)
來源:和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