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人工成本要比中國高很多,但是來到德國投資的企業看中的還有其他要素。德國知識產權保護非常嚴格,中國企業要在德國做研發,不用擔心知識產權受侵害。
強大的制造業,為德國經濟提供了穩健的基礎,作為發達國家,其制造業仍然&ldquo爐火純青&rdquo。
中國制造業正在面臨勞動力、土地等要素價格升高的挑戰,許多中國企業已經選擇在德國投資建廠。這些出海投資的企業出于什么樣的考慮,德國制造業的發展經歷為中國制造業轉型提供了哪些借鑒?
德國聯邦外資與投資署是德國聯邦政府對外貿易和對內引資的機構,該機構為進入德國市場的外國公司提供咨詢和支持。最近,《第一財經日報》專訪了德國聯邦外資與投資署總經理貝諾·彭澤博士(dr. benno bunse)。
第一財經日報:中國企業到德國投資,有哪些發展趨勢?
dr. bunse:最早到德國投資的大部分是國有企業,這些企業在30多年前就已經到了德國,寶鋼、五礦等企業在德國主要從事外貿,大部分的企業把歐洲中心設立在德國。
之后,陸續有一些大型的私營企業進入德國,像華為等,這些企業在德國做得更多的是服務,設立研發中心,服務客戶。
從2007年開始,大量私營企業進入德國,這些中國企業很多是新興企業,它們不僅是做外貿和市場銷售,也開始進行生產制造,像三一2008年在科隆附近投資一個工廠,主要做混凝土的攪拌器,之后又收購了&ldquo德國大象&rdquo樸茨邁斯特,雖然現在在德國投資建廠的不多,但慢慢地會成為一種趨勢。
日報:德國各生產要素成本是怎么樣的,哪些方面吸引了中國投資?
dr. bunse:據一家在德國東部投資的中國企業反饋,德國工業用地的成本比在中國的工廠土地要便宜很多。由于歷史原因,德國東西部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德國政府對在德國東部投資的企業給予一定的投資補助,如果及早申請這些投資補助,像這家在德國東部投資的企業就得到了20%的投資補貼。
在稅收方面,2008年的時候,德國進行了企業稅收改革,平均的企業賦稅只有29.83%,降了10個百分點,在歐洲屬于中等。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時、法國等都要高于德國。在德國的一些地方,企業賦稅最低的是22.83%,差不多跟東歐一些國家相當。
德國擁有高素質的技術工人。德國的技術工人精益求精,既重視結果又重視過程的哲學,可以確保員工素質非常優秀,從而保證產品的質量。尤其是技術密集型的制造企業,對熟練技工的要求比較高,而德國雙軌制的教育體系,確保了學徒不僅要在課堂上學習還必須到企業實際操作,然后才能畢業。德國的職業學校跟47000家企業有緊密合作,職業培訓和理論學習相結合,有力地降低了招聘成本。
日報:德國的人工成本要比中國高很多,為何很多企業還要選擇在德國進行生產?
dr. bunse:德國的人工成本當然要比中國高很多,但是來到德國投資的企業看中的還有其他要素。
德國有穩定的投資環境,比如法律非常嚴謹,知識產權保護非常嚴格,中國企業要在德國做研發,不用擔心知識產權受侵害。另外德國反腐力度也比較大,不用送紅包、不用打通關系,企業只要安心生產即可。
德國是歐洲的經濟引擎,也是歐洲最大的市場,地理位置上屬于中歐,交通便利,四通八達。3小時之內的飛機可以到達歐洲任何城市。隨時可以將產品延伸到東歐市場,也可以延伸到西歐和南歐。
德國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僅沒有將制造業的基礎丟掉,而且還使其更爐火純青。德國產業集群配套非常完善,這對于制造業企業來說十分重要。對很多企業來講,如果在德國設廠,原材料采購是全球化的,因為德國制造的產品專門針對歐洲客戶,這就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然后提升供貨效率。
而在中國的大城市,專業人才的工資成本其實并不低,對于技術型的制造業來說,人工成本并不占最大比例。
日報:目前扎根德國的有多少中國企業?這些企業的發展現狀如何?
dr. bunse:根據2012年德國央行的統計數據,2010年,中國在德國的直接投資累積額達7.75億歐元。fdimarktes數據庫(該數據庫項目不包括并購項目)顯示,在2007年來自中國的投資項目僅有7個,2008年有21個,2009年66個,2010年增加到78個,2011年為80個,上升趨勢非常快。
根據德國聯邦外資與投資署的統計,2011年,中國在德國的投資項目數量是第一名,達到了158個,第一次成為一年當中投資項目數量最多的國家。
中國企業在德國的投資現狀,并不只是成功,在十幾年前,當中國企業剛剛開始投資德國的時候,一部分企業走了彎路,也不乏由于戰略失敗離開德國的企業。但后來新進來的企業現狀普遍不錯。許多企業事先都對整個投資作了深入的了解與調研,并聘用專業的咨詢機構協助投資。 投資之后也在德國雇用當地員工,采取本土化的措施。比如去年年底,沈陽機床(000410,股吧)廠又在德國設立歐洲中心,從事研發和銷售,北京第一機床廠也收購了德國一家企業,由于訂單增加,收購后的企業由400個員工擴張到700多人。
日報:目前國際大環境仍不明朗,這對中國企業到德國投資,有什么影響?
dr. bunse:在經濟危機和歐債危機的時候,中國在德國的投資項目數量是上升的,像2012年歐債危機的時候,安永公司一項針對中國企業的調查顯示,中國企業對德國的投資非常有信心,這種信心來源于德國經濟穩定,還有扎實的工業基礎沒有丟失。
數據庫顯示,2011年,18.3%的中國企業在德國落戶,德國已經是中國最重要的綠地投資國家。中國企業都面臨產業升級,投資德國會給中國企業產業升級帶來更大的機遇。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