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湖南省統計局獲悉,2011年湖南省的城鎮化率只有45.1%,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湖南的新型城鎮化的拓展空間還十分巨大。根據去年10月份公布的《湖南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2012-2020》要求,到2015年全省城鎮化水平超過50%,而按照城鎮化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可轉移70多萬農村人口的標準測算到2015年,全省要轉移近350萬農村人口進城,由農民轉變為城鎮市民。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工程機械已成為湖南中小城鎮新型工業化的助推器;湖南的中小城鎮則成了工程機械產業起飛的跑道,扎根的沃土。工程機械產業的騰飛將給湖南新型城鎮化帶來哪些嬗變?工程機械強盛崛起的軌跡又是否是湖南中小城鎮的工業新城建設又一路徑選擇?近日,記者就著這些問題專訪了湖南經濟信息研究中心主任梁志峰。
記者:湖南省作為傳統農業大省,去年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縣域經濟取得了突出成績。現在,湖南又率先制定了《湖南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2012-2020》,為中小城鎮的發展描繪出了&ldquo路線圖&rdquo,您認為這對于以中聯重科為龍頭的湖南工程機械產業轉型升級,縱深推進湖南新型城鎮化有何意義?
梁志峰:《綱要》的發布對湖南工程機械產業的發展確實影響不小,從產業轉型升級方面來看,經過前些年高速發展,工程機械的確也存在產能過剩、惡性競爭加劇、技術水平落后、創新能力低等問題,雖說總需求逐年有所增長,但遠遠趕不上供給能力增長,可以說湖南工程機械面臨的產業轉型升級已刻不容緩。新型城鎮化無疑為工程機械行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新一輪契機。&ldquo新型城鎮化&rdquo已經被確定為引領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而城市群則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容。城市群的發展需要加大對城市軌道交通和基礎建設的投資,進而為機械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而從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潛力來看,湖南城鎮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涌入城市的農村人口將增加70多萬,從而帶動3500億元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而城鎮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將拉動路面機械、土方機械、起重機械、混凝土機械、環衛機械等工程機械細分領域的高速增長。
湖南的城鎮化率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到2015年,湖南城鎮化水平將力爭超過50%。國家提出城鎮化策略,必將推動城市化進程和基建工程的更新發展。
記者:根據《綱要》要求,到2015年全省城鎮化水平超過50%,這意味到2015年,全省要轉移近350萬農村人口進城,由農民轉變為城鎮市民。您認為要實現這一目標,以中聯重科主導的湖南工程機械在產業發展條件和現實基礎方面有哪些優勢?
梁志峰:工程機械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僅從湖南工程機械的產業發展環境來看,湖南作為工程機械產業強省,擁有中聯重科、山河智能等諸多工程機械&ldquo巨龍&rdquo,占據著全國工程機械的大半壁江山,為湖南中小城鎮的強勢崛起提供了一個重要支撐點。
從政策優勢來看,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全省經濟總體實力顯著增強,交通、物流、通關、園區等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鴉全省上下謀工業、抓工業的氛圍日漸濃厚,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同時,湖南工程機械產業經過&ldquo十二五&rdquo卓有成效的發展,在自主創新、資本運作、規模經營、集聚發展、協作配套、市場開拓,特別是人才培養等方面已取得重大進步,為后續跨越發展積累了豐富經驗。僅從數據看,2012年前11個月,湖南工程機械規模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33.46億元,比2011年同期增長7.1%,增速比全國工程機械高10個百分點,總量占全國的33.65%。
綜上所述,湖南工程機械這一成熟產業進入中小城鎮,不管是轉移剩余勞動力,還是改善地方財政,支撐當地的三產業發展,提升小城鎮的自身造血功能來看,助推作用都十分巨大。
記者:工程機械產業是湖南&ldquo四化兩型&rdquo建設的一個重要助推器,它對于提高湖南區域發展競爭力、拓展中小城鎮的發展空間和人口承載能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您認為以中聯重科為核心的工程機械產業園區工業走廊對推進湖南新型城鎮化建設創造了哪些示范經驗和示范效應?
梁志峰:湖南始終&ldquo堅持新型工業化第一推動力不動搖&rdquo,工程機械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助推器,在推進湖南&ldquo四化兩型&rdquo建設進程中培育了一大批&ldquo巨型&rdquo企業,其中就以中聯重科的發展模式最為人稱道,不管從建設工業走廊還是建立產業基地,中聯重科都真正落實工業帶動型的城鎮化發展,每一個基地帶動形成一個產業集群,促進當地配套工業產業、服務業和就業的發展。
近年來,為下沉產業重心,有意將產業向中小城鎮集聚,中聯重科做了積極嘗試,中聯重科打造的267公里工業走廊,給縣市區的城鎮化建設拉動效應日益凸顯。以沅江、漢壽為例,2012年,兩個產業基地分別實現工業產值近60億元和30多個億,上交當地利稅1.4--1.6億元和7000多萬元,解決了當地的就業近300人和450人,帶動相關企業20多家。中聯重科這條267公里的工業走廊將為湖南乃至全國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融合的樣板,為全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徑。
記者:日前,全國人大代表、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在全國&ldquo兩會&rdquo上提出&ldquo產業集聚是實現城鎮化的根本途徑&rdquo,并建議國家要扶持那些將產業向中小城鎮集聚、下沉發展重心的工程機械企業,對此,您認為依托工程機械這一個重要&ldquo抓手&rdquo推進新型城鎮化,湖南如何放大政策紅利,為全省經濟增添新動力?
梁志峰:依托中小城鎮進行產業布局,既讓中聯重科嘗到了甜頭,也讓當地城鎮體制擴容、加速發展,體現了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兩型互動,中聯重科在中小縣域城鎮的產業集聚,擴展了發展空間,培育了一批配套企業集聚發展,為縣域城鎮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穩定了中小城鎮的人心,聚集了財源。對于湖南來說,要抓住當前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機遇,切實推動新型工業化和新興城鎮化的良性互動。
一是要增強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全面實施《創新型湖南建設綱要》,強化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重點突破現代工程機械關鍵零部件、新型軌道交通裝備、高性能數字芯片等核心關鍵技術,啟動高新技術產業創新工程。
二是要深入實施&ldquo四千工程&rdquo,即壯大一批千億產業、發展一批千億集群、培育一批千億企業、打造一批千億園區,發展壯大長沙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等產業集群。
三是要加快工程機械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健康發展,積極尋求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形成多點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
四是要鼓勵工程機械企業進入城鎮,將產業向中小城鎮集聚,出臺企業落戶城鎮的扶持和獎勵政策,以增強成熟企業進入城鎮的動力。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