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4日,科技部發布了&ldquo關于開展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2013年度項目組織工作的函&rdquo,此函的發布也標志著新一輪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以下簡稱為:重大儀器專項)的啟動。重大儀器專項于2011年7月啟動,在過去兩年中,共支持項目119項,國撥經費達18億元。
相比于2012年度組織工作要求,2013年度重大儀器專項工作要求凸顯很多亮點和變化:
1、 支持方向有了變化,并明確指出不予支持的儀器種類。
工作要求中明確指出重點關注&ldquo科學儀器設備關鍵部件、科學儀器設備樣品前處理設備、高端電子顯微鏡、近紅外分析儀器、電子測量儀器等重大科學儀器設備&rdquo,其中科學儀器設備關鍵部件、科學儀器設備樣品前處理設備、近紅外分析儀器是2013年度新增加的支持方向。此外,工作要求還指出&ldquo一般的儀器原理和方法研究,商業化前景不明確的儀器開發工作,不屬于儀器專項范疇&rdquo,具體到儀器種類,明確表明&ldquo臨床醫療儀器、生產設備、機械裝備以及平臺建設等,不屬于儀器專項的支持方向。&rdquo
2、 明確支持企業為項目承擔主體,提高對企業方的要求。
2013年度工作要求明確&ldquo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牽頭承擔&rdquo。但對于企業牽頭或企業承擔產業化工作的企業又有嚴格要求,如企業需在中國大陸境內注冊、企業是高新技術企業或達同等條件、項目要與企業重點發展方向相符等。
此外,工作要求還指出&ldquo牽頭承擔項目的,企業投入的自籌研發經費應不低于國撥經費非牽頭承擔項目,但承擔產業化工作的,企業投入的自籌研發經費應不低于所獲得的國撥經費。企業投入的自籌研發經費應用于項目研發活動,而不得用于生產線、廠房等產業化能力建設。&rdquo
3、 首次實施財政資助節點,力求保證支持項目的成功。
工作要求中新增探索財政資助節點改革措施,明確規定&ldquo針對企業牽頭項目,先立項,項目前半段主要由承擔單位自籌經費實施,專項經費資助10%經中期評估確認,有繼續開發意義的,后半段再主要由專項經費給予支持。&rdquo 這點應該是重大儀器專項實施以來最大的變化,強調風險共擔。
4、 明確項目涵蓋的內容,以及參與單位的職責。
工作要求中明確每個項目應包括&ldquo儀器開發(含軟件開發)、應用開發和工程化開發等類型工作,同時,還應提出項目產業化策劃方案&rdquo,并且要求&ldquo除儀器設備開發單位外,產業化單位、應用單位也應從項目設計開始,全程參與項目的組織和實施工作。&rdquo
5、 新增4個項目組織部門(地區),并首次出現試點地區。
工作要求中新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以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4個組織部門,并明確天津、浙江、四川、貴州以及陜西為5個試點地區。(撰稿:楊娟)
附錄:
關于開展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2013年度項目組織工作的函
國科財函〔2013〕2號
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推動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和應用,支撐科技創新,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我們擬啟動2013年度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以下簡稱儀器專項)項目組織工作。
為做好相關工作,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落實中央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精神,保證項目質量,依據《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現就2013年度項目組織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明確儀器專項定位與支持方向
(一)儀器專項定位
儀器專項以市場前景廣泛的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產品開發和產業化應用為目標。一般的儀器原理和方法研究,商業化前景不明確的儀器開發工作,不屬于儀器專項范疇。
儀器專項項目定位:充分利用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或其它渠道,已取得的相關檢測原理、方法、技術或科研裝置成果,開展系統集成、工程技術研究和應用開發,形成&ldquo皮實耐用&rdquo、功能豐富的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產品,并服務科學研究和經濟社會發展。
根據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和應用的自身規律,每一個項目應包括:儀器開發(含軟件開發)、應用開發和工程化開發等類型工作,同時,還應提出項目產業化策劃方案。除儀器設備開發單位外,產業化單位、應用單位也應從項目設計開始,全程參與項目的組織和實施工作。
(二)支持方向
1.高端通用重大科學儀器設備
&mdash&mdash主要支持重要通用科學儀器設備和科學儀器設備核心關鍵部件的開發。具體為:支持市場上雖已有成熟產品,但能提升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產業技術等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通用科學儀器設備的開發和應用支持科學儀器設備共性、核心關鍵部件的開發和應用。
2.專業重大科學儀器設備
&mdash&mdash基于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術的重大科學儀器設備。主要支持:已突破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術,通過應用研究和開發,形成能夠在世界上有特色、有影響的科學儀器設備。
&mdash&mdash基于已有重大科學儀器設備(裝置)創新成果的工程化開發。主要支持: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或其他渠道已形成的,對相關科學研究、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具有明顯帶動和支撐作用的重大科學儀器設備(裝置)的工程技術研究、產業化技術開發,以及應用研究。
&mdash&mdash其它重要科學儀器設備。主要支持:涉及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等關鍵核心領域的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和應用,或其他重要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和應用。
圍繞上述支持方向,重點關注科學儀器設備關鍵部件、科學儀器設備樣品前處理設備、高端電子顯微鏡、近紅外分析儀器、電子測量儀器等重大科學儀器設備。臨床醫療儀器、生產設備、機械裝備以及平臺建設等,不屬于儀器專項的支持方向。
按照&ldquo立足當前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產業發展重大需求、著眼長遠&rdquo的總體原則,儀器專項今年繼續重點支持高端通用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和應用,擇重、擇優支持專業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和應用。
二、深入落實中央科技體制改革要求,推動企業成為項目承擔主體
結合儀器專項特點和定位,深入落實《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中發[2012]6號)要求,積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成為儀器專項項目承擔主體。同時,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實發揮企業在儀器專項中的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項目實施組織和成果轉化&ldquo四位一體&rdquo的主體地位。
對于高端通用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項目,主要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牽頭承擔,鼓勵企業根據自身實際需要,聯合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的優勢力量參與項目工作(為企業提供所需的技術支撐),實現目標任務明確、產權清晰的產、學、研、用結合。對于專業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項目,優先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牽頭承擔如沒有符合牽頭承擔條件的企業的,可由科研院所或高等學校牽頭承擔,企業作為產業化單位參與,明確其開展相應的產業化工作,實現一定數量的科學儀器設備成果產業化,并在具有代表性的用戶單位進行應用開發。
結合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的特點,以及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產業發展實際,強化風險共擔機制,對企業牽頭的項目,探索財政資助節點改革。具體方式如下:先立項,項目前半段主要由承擔單位自籌經費實施,專項經費資助10%經中期評估確認,有繼續開發意義的,后半段再主要由專項經費給予支持。
根據項目執行進度和績效,撥付專項經費。
三、立項要求
(一)項目基本要求
1.國內外需求迫切,目標儀器設備應用單位明確且具有代表性,相關原理、方法或技術已取得重要突破,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2.目標儀器設備整體設計完整、結構清晰合理,技術路線(含軟件開發)可行,工程化方案、應用開發方案可操作性強項目質量管理和產業化策劃、企業資質和能力、知識產權和利益分配等非技術內容可行。
3.擁有本領域的核心關鍵人才,且具有相關理論研究、設計、工程工藝、系統集成、應用研究以及產業化研究等相關方面結構合理的人員隊伍。
(二)企業牽頭承擔項目或承擔產業化工作基本要求
1.在中國大陸境內注冊,具有較強科學儀器設備研發和產業化能力,運行管理規范,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2.經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或達到同等條件
3.項目與企業重點發展方向相符
4.與項目合作單位具有前期合作基礎
5.與項目合作單位事先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明確任務分工、國撥經費分配、成果和識產權歸屬及利益分配機制
6.牽頭承擔項目的,企業投入的自籌研發經費應不低于國撥經費非牽頭承擔項目,但承擔產業化工作的,企業投入的自籌研發經費應不低于所獲得的國撥經費。企業投入的自籌研發經費應用于項目研發活動,而不得用于生產線、廠房等產業化能力建設。
四、項目組織部門(地區)及組織要求
(一)項目組織部門(地區)
專項實施采取試點先行、穩步推開的方式。在鞏固2012年度專項試點部門(地方)的基礎上,本次選擇的試點項目組織部門(地區)有:教育部、工信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質檢總局、中科院、中國地震局、中國氣象局、總裝備部、總后衛生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以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等18個中央部門(機構)作為試點項目組織部門,并將工作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