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宏觀背景:2018年,宏觀經濟有兩個重要變化,一是結構性降杠桿,二是中美貿易爭端。展望2019年,上述變化對經濟影響可能逐步體現,企業將接受風險考驗。機械設備行業的龍頭企業,在過去幾年普遍實現了經營杠桿的降低和發展模式的轉變,更加注重銷售的可持續性、更加依賴于內生性的、創新性的構建。而對于貿易爭端,我們認為,當下更有必要探討其影響,特別是機械龍頭企業的海外業務發展。
貿易爭端中的機械設備企業:根據海關總署統計,2017年中國對貿易順差為2780億美元,其中,機電音像設備貿易順差額1644億美元,貢獻了中美總順差的59%。機械設備上市企業的海外收入占比相對較高,其中,海外收入占比超過20%的企業有105家,占比為32.3%;海外收入占比超過50%的企業有38家,占比為11.7%。具體到各企業的影響,需要結合美國占其海外收入比重、企業相對客戶的議價能力、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等多影響來衡量。
機械龍頭企業的海外業務特征:以需求周期敏感性較低的(,)(輪胎模具)、(,)(手工具)、(,)(高空作業平臺)為例,2012-2017年海外收入復合增長分別達到39.4%、11.6%、33.2%;即使在周期性較強的工程機械領域,企業的海外收入也呈現很強的上行趨勢。以(,)為例,2017年海外收入達到116億元,相當于2011年的3.38倍,即使扣除收購普茨邁斯特的影響,增幅也在100%以上。
企業推進更高水平的國際化:站在全球視角看,機械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仍有較大空間,我們認為,貿易爭端無論短期怎樣變化,全球化發展仍是企業堅持推進的方向,包括全球資源配置,例如加大全球化采購、生產布局優化等。
投資建議:基于行業需求和估值水平,我們維持機械設備行業“買入”評級。在企業推進全球化發展方向上,結合和估值,我們建議重點關注的企業包括:三一重工、浙江鼎力、巨星科技、豪邁科技等。
風險因素:下游投資需求的回落;行業競爭加劇;原材料成本波動;貿易爭端演化具有不確定性。
來源:和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