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將迎來公車采購最有力的支持。
兩會期間,關于公車改革和采購標準的調整,成為業界非常關心的話題。特別是普通公務用車由“最高2.0升、25萬元”被重新限定在“1.8升排量及16萬元以內”更是讓各大主流車企蠢蠢欲動。
公車采購標準下降
兩會期間,有消息稱,新的公務車采購標準將于全國“兩會”后出臺,企業負責政府采購業務的人士已經開始根據新標準準備參與新一輪的政府用車招標。
據悉,修改后的公務車采購標準已出爐,按照新的采購標準,自主品牌采購比例不低于50%;正部級官員用車標準由此前的“不高于3.0升排量、45萬元”降至“不高于2.5升、35萬元”;副部級官員由“不高于3.0升、35萬元”縮減至“2.5升、30萬元”;普通公務用車則由“最高2.0升、25萬元”被重新限定在“1.8升排量及16萬元以內”。
3月11日下午,在“中汽協”2月份汽車產銷數據發布會結束后,中汽協秘書長董揚對公務車采購政策調整的追問回答稱“快了!”董揚曾參與到《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征求意見稿)》(簡稱“《目錄》”)的制定工作中且是專家組組長,去年2月份,《目錄》公布,412款車型入圍,全部是自主品牌,一度令自主品牌生產企業望眼欲穿,但由于多方原因,該目錄一直沒有具體落實下來。
自主車企“圍攻”公車采購
與合資品牌相比,一汽紅旗、廣汽傳祺、上汽榮威等中國品牌在技術水平、品質管理和配置方面都不落后,而價格和使用成本又占優勢,政府公務車采用中國品牌更順應民意。其中,紅旗(紅旗h7)和榮威(榮威950)已經瞄準奧迪等合資品牌,搶占省部級以上領導用車市場;而傳祺則在省部級以下公務車市場炙手可熱,并已成為此領域中國品牌公務車首選。
廣州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在公務車自主化方面更具有先鋒示范效應,早在去年年初,廣州市市長陳建華帶頭選擇傳祺轎車作為出行專車,深圳市委書記王榮每天乘比亞迪e6電動車上下班,這都為自主品牌的發展做了良好的表率。而在公務車優越表現的帶動下,傳祺品牌的總體銷量也與日俱增。2012年廣汽傳祺整體銷量同比增長一倍。今年1月,2.0l傳祺gs5單一車型月銷超6000輛,成為中國品牌中高端城市suv銷量冠軍。
中國車使用成本比合資車省40%
合資車比中國車使用成本到底高多少?以在中國公務車市場具有極高占有率的某德系b級車為例,1.8t車型起步價在20萬元左右,而中國品牌汽車1.8t車型基本在15萬元左右,如傳祺ga51.8t起步價僅13.98萬元。
除了購買成本,一輛車的使用每年還需要不少費用。據統計,一輛合資b級車每年的日常維護費、保養費用、加油費、保險等常規養車費用總計在3萬-5萬元之間;而像中國品牌廣汽傳祺ga5一年的使用費用僅2萬元左右。通過比較發現,中國品牌公務車用車成本優勢明顯,無論是采購成本還是使用成本,與合資品牌相比可以節省40%左右。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對公務車采購潑來冷水,他說:“公務車采購只占汽車銷量的2%左右,這一市場的容量很小,加之多品牌分食,不可能在實際銷量上帶來重要影響。”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吳松則認為,雖然公務車市場份額占比并不大,但對于自主品牌的形象提升作用很大。公務員支持和選擇自主品牌汽車,能起到帶頭示范效應。全國人大代表、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則認為:“政府采購對企業的意義不在于量,車企不能單靠政府采購活下來,政府采購的關鍵是引導社會價值取向。”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