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2018q1-q3實現營收20.74億元,同比+23.69%;實現歸母凈利3.29億,同比+20.29%(業績預告的增速區間是同比增長20%到30%);扣非歸母凈利3.10億元,同比+31.85%。q3單季實現營收8.44億元,同比+29.7%;實現歸母凈利1.16億元,同比+20.06%,扣非歸母凈利1.05億元,同比+8.77%。
投資要點
下游需求增速放緩,全方位布局產業鏈業績增速穩定
2018h1以來,全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速有所放緩,自動化行業壓力開始顯現,工業機器人或將進入價格戰,面臨訂單和利潤率下滑雙重壓力。公司全方位布局機器人業務,工業、移動、潔凈、特種、服務機器人業務齊頭并進,目前已形成以柔性協作技術為特征的工業機器人產品線,并于2018年8月簽訂1.71億特種機器人訂單合同,業績增速穩定,未來有望在競爭中保持優勢,通過業務多樣化對沖行業增速減緩帶來的壓力。
盈利能力略有下滑,運營效率改善
2018q1-q3公司綜合毛利率30.84%,同比-1.59pct;凈利率15.98%,同比-0.53pct。毛利率下滑主要系q3營業成本較高,我們認為公司毛利率下滑或由產品價格下降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公司期間費用率為15.51%,同比+1.53pct。其中銷售費用率為2.94%,同比+0.14pct;管理費用率10.12%,研發費用率1.59%,管理+研發費用率同比-0.06pct;財務費用率為0.86%,同比+1.45pct。財務費用率上漲主要系利息費用增加。
q1-q3合計經營性現金流凈額-4.85億,其中q3單季實現經營性現金流凈額-1.09億,環比q2(-0.59億)小幅下滑。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環比下降3天至158天,存貨周轉天數環比下降67天至480天,資產管理質量和運營效率均有改善。此外,公司q3末預收賬款環比增加0.8億至2.84億,在手訂單飽滿,發展態勢良好。
內生外延布局半導體產業,非機器人業務多點開花
公司現已從發展潔凈機器人到efem、sorter等傳輸平臺,可以為客戶提供晶圓傳送的一體化解決方案。2018年6月,參股公司新松投資(持股40%)以1040億元韓幣(約6.4億人民幣)完成對韓國新盛fa業務80%的股權收購,預計將加深雙方在半導體與顯示面板應用技術研發的合作,融合雙方在潔凈產品和數字化系統集成方面的優勢,豐富公司產業鏈,提高盈利能力。
公司除了深耕機器人制造領域外,工業互聯網、數字化工廠、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業務也多點開花,工業互聯網綜合實力領跑行業發展。未來,公司將圍繞機器人、工業互聯網與人工智能三大技術研發平臺,孵化更多如人機協作、智能服務、數字化工廠云平臺等具有代表性發展方向的新技術與新產品,發揮完整產業鏈和資源整合優勢。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凈利潤為5.01/5.92/7.24億元,對應pe為44/37/30倍,維持“增持”評級。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