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2012年調整)》(以下簡稱“《目錄》”),在2008年目錄基礎上作出調整后的新目錄自2013年1月1日起執行。
《目錄》是執行相關進口設備免關稅政策的主要依據。此次調整后的《目錄》條目總數為944條,本次調整的條目共涉及454個,約占條目總數的48%。其中,機床及鍛壓、鑄造設備大類里,新增條目共計14條,技術規格調整47條,設備名稱調整7條,稅號調整3條,包括鉆削加工中心(龍門加工中心除外)、鏜銑加工中心(龍門加工中心、車銑復合加工中心除外)以及閉式四點多連桿壓力機。機床行業相關新增條目包括車銑復合加工中心(復合機床)、數控不落輪車床、數控立式磨床、數控插齒機、數控齒條加工機床、數控深孔鉆鏜床(含數控深孔鏜床)、數控珩磨機床、深孔珩磨機床、多工位板材成型機械壓力機及自動化送料裝置、多工位機械式冷鍛壓力機及自動化送料裝置、級進模壓力機及自動化送料裝置等。同時,此次修訂還對原目錄的一些設備條目名稱和稅號進行了調整,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適應稅則轉版的需要,便于行政部門、報關企業和納稅義務人操作使用。
財政部關稅司表示,《目錄》的發布,將進一步加強稅收政策、貿易政策與產業政策之間協調,促進發揮進口對經濟結構調整的支持作用,支持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和產業的轉型升級。四部委在廣泛征求各地區、部門、行業和企業意見的基礎上,根據近年國內相關產業技術發展水平和生產能力的變化,對《目錄》進行了修訂。此次修訂主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繼續支持企業引進國內不能生產的先進技術設備,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二是為企業在同等條件下購置國產設備提供公平、合理的外部環境,促進裝備制造業健康發展;三是有效兼顧上、下游產業以及裝備制造和使用部門的需求。
目前,世界先進包裝機械的發展已呈現出集機、電、氣、液、光、磁、生為一體的勢頭,生產的高效率化、產品節能可回收化、高新技術實用化、智能化已成趨勢,這也應該是我國包裝機械業的主流發展方向。
業內人士指出包裝機械向著高端化轉變已經逐漸顯露出其強勁的發展勢頭,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將大幅提升。因此,國內藥包機械生產企業即將引來行業轉型升級的考驗。
藥用包裝機械對藥品的質量、保質期、銷售流通、使用及成本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國內外特別是歐美地區國家對藥用包裝機械的研制和開發越來越重視。隨著國內制藥工業領域的不斷擴大,傳統包裝設備已經不能滿足行業高速發展的需求。此外,我國推出gmp強制認證制度,大幅提高了國內藥品生產的各項要求,也刺激了各地制藥企業對自動化、智能化的高端藥用包裝機械的需求不斷提升。
在大環境的變化趨勢下,多元化、具有多種切換功能,能適應多種包材和模具更換的包裝機才能夠適應市場的需求。
國內包裝機械廠家有專業研究開發廠家很少,這也是我國的不足之處。但在國內包裝機械廠家不臥式貼標機斷努力下國內的包裝機械在計量、制造、技術性能等方面有了不錯的成就。
我國包裝機械要滿足制藥行業快速發展的需求,并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就必須打破“小而散”的行業態勢,在“高精尖”的方向上不斷前進。金模機械網首席信息官羅百輝認為,未來包裝業將配合產業自動化趨勢,在技術發展上朝著機械功能多元化,結構設計標準化、模組化,控制智能化,結構高精度化等幾個方向發展。只有不斷提高國內藥用包裝企業的技術水平,提升國產裝備的質量水平和自動化、智能化程度,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