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農委獲悉,2012年,我市大中型拖拉機和秸稈還田機械保有量分別達到5601臺和4851臺,分別比上年增加1406臺和1498臺,大中型農業機械增量全省第一,占全省新增總量的四分之一。2012年全市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突破75%,比2011年上升4個百分點。
據了解,今年是我市“農業機械化推進年”,全市農機化水平將再上升7個百分點,達到82%以上,主要農作物生產綜合機械化作業水平達到90%以上。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也是促進土地流轉、規模經營、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有效抓手。“2012年是我市農機化工作推進力度最大的一年。”市農機技術推廣站站長楊阿林介紹,2012年全市新增插秧機1897標臺,實現機插秧面積135萬畝,機插秧率達47.5%,比上年增長17.5個百分點。靖江、高港、海陵已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水稻生產機械化。
農機化工作的推進,也有效推動各地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2012年我市秸稈還田率達46%。
根據計劃,海陵、高港、靖江今年要在全市率先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此外,全市今年還將開展“率先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示范市(區)”創建活動,鼓勵一批有條件的鄉鎮率先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
楊阿林介紹,今年我市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要達到85%,全市力爭總體上實現水稻種植機械化。全市秸稈機械化還田率將達50%,秸稈綜合利用率將達95%。
從今年開始,我市將對農機合作組織進行評級和獎勵。2012年我市共有農機合作組織260家,比2011年翻了一番。到2015年,我市將實現每個行政村擁有一家農機合作社的目標。
作為“農業機械化推進年”重要的舉措之一,市財政今年將投入2000萬元,設立農機化發展基金并制定具體管理辦法。該基金將主要用于農機具推廣的配套補貼、農機合作社建設補助、先進單位和個人的表彰獎勵等。同時,各市(區)也將設立相應的專項發展基金,對國家規定的各種農機購置補貼實行應補盡補,對農機合作組織購買機具、興建機庫、設立維修點的補貼,在原基礎上再增加10%。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