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李醒飛教授團隊將磁流體動力學應用于微角振動傳感中,通過高帶寬、低噪聲的微角振動信號拾取和反饋控制,結合慣性穩定平臺技術,在解決長距離激光束穩定捕獲、跟蹤和瞄準方面取得突破,突破了國外對亞微弧度角振動測量關鍵技術的封鎖,填補了國內空間微角振動在軌測量技術空白。日前,該團隊研發的mhd微角振動傳感器正式成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核心器件空間飛行驗證試驗項目。
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
傳感器的特點包括: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絡化。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傳感器的存在和發展,讓物體有了觸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讓物體慢慢變得活了起來。通常根據其基本感知功能分為熱敏元件、光敏元件、氣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濕敏元件、聲敏元件、放射線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類。
傳感器的靜態特性的主要指標有線性度、遲滯、重復性、靈敏度和準確度等。傳感器的動態特性則指的是對于輸入量隨著時間變化的響應特性。動態特性通常采用傳遞函數等自動控制的模型來描述。通常,傳感器接收到的信號都有微弱的低頻信號,外界的干擾有的時候的幅度能夠超過被測量的信號,因此消除串入的噪聲就成為了一項關鍵的傳感器技術。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