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12月3日訊米長的惠明路,經過4個月綜合整治,脫胎換骨,令人耳目一新。近日,長江日報記者多次到武昌區惠明路,發現整條道路換了模樣,空中電線不見了,街上的各種桿子少了,沿街建筑掛的空調消失了,原本圓柱狀的路燈桿全部變成少見的方形了。
惠明路街景整潔美麗
路燈桿從圓的變成方的
“你發現惠明路的路燈桿全是方形的了嗎?” 經提醒,長江日報記者仔細觀看道路兩側,發現道路上最常見的圓形路燈桿,在這里全成方形的了。
武漢市路燈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了緣由。“方形桿體是我們提出來的,當時對水果湖亮點片區的路燈桿體進行了統一的設計和規劃。”該負責人說,選用方形,是因為要實現“多桿合一”的功能,除了路燈功能,今后這根桿子上還要安裝攝像頭、5g天線等設備,方形路燈桿結構更加牢固。
多功能路燈桿上,共有4扇小門,分別是路燈維護、公安視頻監控、交管抓拍電子眼、5g終端控制設備的檢修門。“這么多設備,以后要整合在一根路燈桿內,為了檢修方便,桿內空間要進行分隔,分了4個倉,不同權屬單位進行維修時,通過不同的維修門打開,互不干擾。” 市路燈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采用方形設計,更容易做到這點。
此外,路燈桿是深灰色,也是有講究的。該負責人說:“白天顯得莊重大氣,晚上則要達到‘見燈不見桿,見光不見燈’的效果。”11月28日晚上,長江日報記者看到兩邊路燈的光線柔和,晚上的惠明路一眼望去,視線通透,景觀更美。
惠明路沿街建筑看不到空調外掛機 長江日報記者劉斌 攝
空調外機“消失” 所有管線入地
走在惠明路上,令人驚奇的事情還有一件,就是原來“掛滿”外墻的各種空調看不到了。武昌區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條路上的房子原先設計帶有歐式風格,外墻掛空調外掛機,的確很不美觀。“我們先嘗試了幾種方法,但都不太理想,比如裝空調罩,但因為歐式建筑線條較多,加個罩子就像凸出來一個腫包,看著很不舒服,這個想法就放棄了。”
他說,后來去每家每戶上門征求意見,最后決定,有條件的建筑如果業主都同意就改成中央空調,還有一些住戶,將外掛機移到建筑背后。移空調,這就涉及管線加長問題,為了不影響空調使用效果,專業技術人員逐戶上門,解決各種問題,滿足住戶要求。“改好后效果很好,既保持了美觀,也不影響用空調的效果。”該負責人說,至今還沒有收到過一起關于空調的投訴。
長江日報記者發現,這條街上看不到一般老街道空中電線雜亂交織的情景。區建委相關負責人說,他們在前期施工時,實現所有管線入地,“包括電信、聯通、移動、供電以及公安視頻監控和交管電子眼抓拍的線纜,全部入地了。”
惠明路的門面招牌采用書法家題寫的匾額 長江日報記者劉斌 攝
門店招牌變小了 卻更有味道了
“曾麻子熱干面”在這條街上做了很多年早點,自從改成現在的書法匾額式招牌后,總是吸引路人駐足拍照。老板王耀興說,原來的招牌雖然大,但設計確實不好看,現在的招牌雖然變小了,卻是書法家寫的,古色古香,“感覺檔次一哈子就提上去了,歡迎大家來過早啊。”他笑說。
長江日報記者看到,除了“曾麻子熱干面”,這條街上的“黃記甲魚”“燕子驢肉火燒”“硒施綠豆皮”“魚鄉面館”等小店,也全是書法匾額作為招牌。
水果湖亮點片區指揮部負責人介紹,門面招牌整治是一個積累經驗的過程,剛開始設計的一批招牌,顏色單調,字體單一,非常不好看。后來設計人員一個門店一個門店實地考察,重新設計。對于品牌連鎖一類的招牌,只在規格和字體大小上進行規范,盡量保持原有設計;在字體上,盡量避免幾家連著的門面使用同一種字體的招牌,要有變化。
“最大的一個創新,我們邀請省市書法家協會的成員,一共8位書法家,為街上近20家門面題寫匾額。”指揮部負責人說,這些書法匾額,增加了文化氛圍,書法作品原件還免費贈送給商戶,商戶都十分高興。
原來的違建不見了 整條街變得不認得了
11月27日上午9時,長江日報記者進入惠明路,恰好遇上一位來走親戚的沈女士,“我還是今年過年的時候來了的,蠻長時間沒有來了,感覺這條街變化好大啊,都快不認得了。”她說,原來的惠明路看著有些雜亂,現在整條街“就像新的一樣”。她一邊說,一邊用手機拍下幾張照片。
“鄧氏豆皮”在這條街上做了20多年,一位服務員說,環境真的變好了,蠻多顧客都這么說。
長江日報記者隨水果湖街城管中隊的陳衍超沿惠明路,從白鷺街路口一直走到洪山路的路口。“這條街真的是脫胎換骨的變化,你看,這里原來存在二三十年的歷史違建全部拆除了。”陳衍超一邊走,一邊指著街邊幾家門面說。
走進一家名為“平昌超市”的副食店,老板正在理貨,看見陳衍超來了,熱情地打了個招呼。陳衍超說:“這是最配合我們的一家,是第一個配合拆除違建的。”原來,平昌超市位于一棟居民樓的一樓,作為門面經營已經很多年了,和許多其他一樓住戶一樣,房東往外加蓋了一部分。
“這次綜合整治,經過城管多次上門做工作,沿街商戶和房東都非常配合。” 陳衍超說,拆違過程中也非常注重人性化操作,對于一樓門面,拆除掉違建部分后,立即幫商戶進行立面恢復,設計單位也會提前拿出效果圖進行溝通。
惠明路的綜合整治將在武昌區推廣
4個月的時間,惠明路為何會變化如此之大?水果湖亮點片區指揮部負責人介紹,此次軍運會綜合環境整治提升,水果湖片區核心區域有2.3平方公里,共有10條道路,7月27日成立指揮部,開展立面整治、道路提升、管線入地、雨污分流、違建管控、城市家具、廣告招牌、景觀亮化、園林綠化、水質提升、交通組織、紅色物業全覆蓋治理。
惠明路是水果湖亮點片區10條道路之一,為了探索標準,指揮部將目標瞄準中山大道的水平。這次設計水平很高,經過幾輪篩選,最終確定由中南建筑設計院拿設計方案。道路建設,堅持高標準,按百年工程標準建設,管線全部入地,在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之間設計綠化帶。在細節方面,路邊的“車擋”專門設計,印有武昌標識,井蓋設計了黃鶴樓、長江圖案等。
據了解,惠明路的綜合整治將在武昌區推廣,“以最小的動靜,達到最好的效果。”整治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和居民家中情況,做到細致入手,精致及格,極致達標,追求卓越。(記者陶常寧 通訊員劉金峰 殷莉紅)
【編輯:劉思】
來源:武漢門戶首頁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