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業是韓國最重要的制造業及支柱產業之一,也是韓國對外貿易出口的大戶,每年為韓國帶來巨額的貿易順差。前幾年,韓國造船業的出口額、外貿順差額在韓國的七大出口產業當中曾連年高居榜首, 2010年和2011年的船舶出口金額分別為467億美元和541億美元,2012年船舶出口金額降至400億美元以下。因此,造船市場的動向牽動著韓國敏感的“經濟神經”,每逢年底和年初,船市的“陰晴冷暖”都成為韓國業界的分析、預測熱點。
預測:船市有望好轉但短期內依舊低迷
韓國財界和相關業界對2013年國際造船市場的展望總體來講較為謹慎,但大都認為2013年船市將會好于2012年。韓國貿易協會發表的2013年韓國支柱出口產業“氣象圖”顯示,造船產業2012年為“多雨”,2013年則變為“陰天”,氣象等級上一個臺階。韓國的大企業財團組織機構——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分析認為,造船和海運市場雖然會比2012年轉好一點,但依然難以走出世界經濟增長緩慢、歐債危機的陰影。韓國幾家主要證券公司的市場分析師和研究員們大都認為,船市雖然可能略有好轉,但造船產業整體呆滯的狀態將持續,市場下單量比2012年將會稍有增長,但船企手持船單總量可能回落,船價低迷的現狀難以改觀,韓國船企上市股票的市值可能走低。
韓國《朝鮮日報》委托韓國證券業情報信息公司engide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韓國大型船企2013年的利潤將下降。該項研究認為,由于歐洲財政危機將使歐盟成員國出現經濟負增長,作為國際船舶融資市場中心的歐洲的融資能力在持續萎縮,這將使新船訂單量難以明顯增多。大韓商工會議所則認為,韓國幾家大型船企將在海工設備、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領域加強攻占市場的力度,全球油氣開發特別是美國頁巖氣、天然氣的大規模開發將帶動lng船訂單量增多。
相比之下,韓國大型造船企業的市場展望則被韓國媒體稱為“小心翼翼”。現代重工業的總經理李宰成表示:“發達國家經濟不景氣的狀況還將繼續下去,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速也將放慢,世界經濟進入低增長階段,這使得我們的經營環境更加困難;造船等主力部門的市場短期內難以走出低迷的困境。”
韓國造船協會會長由大宇造船總經理高宰浩兼任。1月10日,韓國造船協會舉辦了2013年韓國造船業界人士新年團拜會,高宰浩在團拜會上對今年國際造船市場前景進行展望時表示,世界經濟進入低速增長階段,國際貿易增長大大放慢,前幾年世界貿易的年均增長率在6%左右,去年和今年均將在增長2.5~2.6%上下的水平浮動,這必然導致海運市場上的物流量增速降低,直接波及造船部門。他表示:“預計今年韓國的船舶出口和新船承接訂單均將是金融危機以來最困難的一年,總體市場環境使我們不能解除‘緊張狀態’,絲毫不能松懈。”
除上述兩大造船企業外,韓國船界對今年市場的預測是,世界經濟雖然低迷,但下半年開始可能會轉好,因此,造船市場極有可能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商船運力雖然過剩,但節能環保型商船市場看好,而韓國船企在該領域與競爭對手比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因此韓國船企期盼在節能環保型商船訂單承接方面有所斬獲;此外,韓國造船界對海工裝備接單方面信心較大。
正如高宰浩此前在韓國造船協會新年團拜會上所說,全球對船舶‘綠色化’的呼聲日益高漲,國際海事機構(imo)對船舶節能減排、環保和航海安全的規定、標準在制定、出臺,這會推動市場對親環境、高能效船舶的需求不斷增加。綠色船舶正在成為造船和海運市場上的‘寵兒’,造船企業如果能夠主動和積極地去應對造船市場的這一變化,那么,這些變化就會成為船企搶占市場的好機會,就會成為船企競爭力構成的新要素。他表示,韓國造船企業要保持過去多年積累沉淀的造船產業實力和船舶建造技術力量,在此基礎上,“今后要擁有海工裝備技術,提高海工設計能力,提高海工裝備配套的物資、設備的國產化率,進一步夯實海工裝備基礎,為此,船企要全面加強與中小配套企業的協作關系”。
對于海工市場,韓國船界一致認為,2012年國際海工市場較好的勢頭將會在今年延續,而海工正是韓國船企的強項,它們有望接獲相當數量的海工裝備訂單。韓國掌握的市場信息顯示,今年亞洲、歐洲、非洲、中東和澳大利亞的海上油氣田均有增添海工裝備的需求,如俄羅斯的薩哈林、歐洲北海、亞洲沿海、澳大利亞西北海域和中東還有巴西沿海等地的油氣田今年均可能下單訂造一批海工裝備,而在上述油氣田進行開發的石油公司多是韓國船企的老客戶,因此韓國船企承接到訂單的可能性很大。韓國造船界預測,今年鉆井船的訂單將達35艘左右,預計韓國船企可以獲得訂單約30艘。另外,韓國造船界看好lng船及其衍生的海工裝備市場,其依據是lng消費需求擴大和美國將出口lng。
應對:調整經營方針 三大船企強身健體
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的總經理均認為,2013年世界經濟仍然處于危機時期,造船和海運市場的不景氣有可能“長期化”,因此企業要采取舉措應對,力爭最好成績。
現代重工表示,要建立常年應對危機變化的“柔性生產體制”,要加強營業力量,從根本上改善“體質”,各業務部門的優先目標就是確保足夠的作業量。因此,要展開“進攻性”的營業活動,及時準確地預測和把握市場變化動向、方向,從而制定出將風險降到最低限度的應對措施。此外,要改進設計和生產工藝、技術,提高生產效率,改善人才結構,全面降低生產成本費用,革新傳統的工作方式,使一些費用高、效率低的部門轉變為費用低、效率高的部門。
為此,現代重工總經理李宰成提出了今年的經營方針:加強“內實經營”,以應對內外經營環境的惡化;構筑長期危機應對體制,以應對經濟景氣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的增大;確立和推進與競爭對手的業務“差別化”的產業戰略;通過篩選和集中方式強化核心力量;推進安全生產;繼續努力建立和諧的勞資關系。
大宇造船總經理高宰浩表示,為應對危機及挑戰,全體員工要有更高的熱情,作好徹底的準備,堅決履行對客戶允諾的產品質量和交付期,提高市場對企業的信賴度。當今世界經濟在不穩定的氣流中“顛簸”,大宇造船競爭力的“筋腱”是節能環保型船舶、陸海工程項目及風力發電設備等,企業對這些領域的研發工作和生產設施將繼續進行投資。2013年將是大宇造船海洋向著世界最強造船海洋epcic(從設計、采購、建造到安裝和調試的一站式服務)企業這一目標“大變身”的元年。高宰浩提出的大宇經營三項方針為:集中一切力量于核心業務部門,改進生產工藝流程,強調信賴和熱情及生產安全第一的企業文化。
三星重工總經理樸大瑩在新年獻辭中提出,今年其船舶和海洋工程的訂單金額將達到130億美元,其中海洋工程訂單金額要達到100億美元以上。他說:“造船市場將持續不景氣,我們將把造船產業的重心從船舶建造調整到海工裝備,把造船和海工裝備的研發設計機構整合起來,從而建立起船舶建造和海工裝備的復合生產體制。我們將確保足夠的各層次開發設計人員力量,同時及時準確地收集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主要配套物資、設備的相關信息。陸上和海上風力發電設備、深海海工裝備是三星重工的兩個新業務部門,今年這兩個新部門要結出‘果實’來,企業內各相關業務部門要給予它們大力支援。”
對于三大船企新一年的經營方針,韓國財界和相關業界的評論是,最近幾年普通商船市場一片嚴寒,僅有陸用設備和海工裝備市場呈現一定的活力。針對這種市場環境,韓國造船企業今年仍將接單重點瞄準這一領域;此外這些企業還將在節能環保型商船、陸海風力發電設備市場積極地攻城略地。
據悉,現代重工、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今年接單目標金額分別為:297億美元(包括現代三湖重工業)、142億美元和130億美元。
(來源:互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