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的最新調查《快步前行:普華永道2012年度電動汽車調研》顯示,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開發和生產電動汽車及配套技術的市場領先者。
該項調查綜合了來自34個國家超過200名受訪者的反饋意見,旨在確定促成電動汽車成功的一些主要決定因素。受訪者來自汽車、公用事業、能源、技術、政府、金融、教育部門等領域。28.4%的受訪者認為日本是目前電動汽車領域的領先者。然而,有26.6%的受訪者認為,到2020年, 開發和生產電動汽車及配套技術將轉變為一個更為全球化的合作模式;有25.9%的受訪者認為到那時中國將成為領先者。
普華永道亞太區汽車行業主管合伙人麥卡金湯姆表示:“中國政府已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到2020年,計劃部署五百萬輛電動汽車。這一目標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然而,電動汽車的有效運作必須依賴足夠的基礎設施支持、創新的商業模式、以及眾多利益相關者的通力協作。”
超過40%的受訪者表示,在地理位置便利的區域建設充足數量的充電站和電池交換站是電動汽車基礎設施持續發展的最關鍵因素。當受訪者被問及電動汽車快充站與電動汽車的理想比例時,25%的受訪者認為1:20,而20%的受訪者認為1:5。還有大約80%的受訪者表示, 電動汽車的快速充電時間應該在30分鐘以內。
在價格方面,將近46%的受訪者認為,長期的成本節約最可能是消費者愿意為電動汽車支付額外費用的原因。汽車制造商繼續評估消費者愿意為電動汽車支付的額外費用。受訪者的反饋意見顯示,消費者愿意支付的附加費用需要保持在5000美元以內。
普華永道大中華地區汽車行業主管合伙人廖仲敏表示:“汽車制造商充分意識到,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電動汽車的高昂價格仍是主要的限制因素,尤其是在新興市場,如中國。汽車制造商正在努力加速降低電池成本,但與此同時, 也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商業模式和競爭優勢,因為電動汽車的發展不可能長期依賴政府的優惠政策。”
普華永道autofacts預測,全球混合動力及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6.3%,大大高于2011年的1.7%。盡管近41%的受訪者表示,混合動力車是目前市場上最佳選擇,但展望2020年的最佳技術,情況卻變得不明朗。調查結果表明,沒有一項單一技術能夠在未來主宰整個行業。
麥卡金先生表示:“在汽車制造商全力開發專屬技術專長的同時,全球協作的趨勢也愈加明顯。整車制造商、供應商,和其他創新公司之間會有越來越多的全球化合作,最大限度地集中利用相關知識和資源。在中國,隨著相關標準的不斷推出,我們也預見合作水平將不斷提高,進而使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商業化路線圖變得更加清晰。”
“雖然在短期內,我們并不奢望大量車主立刻轉換使用電動汽車,但是,毫無疑問,電動汽車已經有了一席之地,并在市場上站穩腳跟。”他補充道。
有意參閱全文報告《快步前行,普華永道2012年度電動汽車調研》,請訪問www.pwc.com/auto。
(來源:中國工業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