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么要建造這么多不同類型的武器?
中國為什么要建造這么多不同類型的武器?讓人難以想象,單單一個無人機,中國各研究所和各大小單位以及大學,無人機項目相當于整個世界的總和,令人眼花繚亂,難道不考慮成本效益,或者不怕浪費開支嗎?
還有反艦導彈,西方就一個魚叉反艦導彈通用了幾十年還是主力??稍谥袊?,從早期的上游到鷹擊-63/83,到超音速的鷹擊-91,鷹擊-12,,鷹擊-18,還有陸上的yj-62反艦巡航導彈,還有火箭軍跨界支援的反艦彈道導彈df-21d、df-26,沒有什么比中國的反艦導彈型號多了,特別是df-21d反艦彈道導彈更讓美國海軍充滿敬畏。
最近舉辦的中國航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本來是一個航空航天展,結果連中國造船和海洋公司也參與了陸軍裝備業務,道路機動防空系統,大小公司的各種地面裝備也是令人眼花繚亂 ,這一切令人印象深刻。
中國令人眼花繚亂反艦導彈和無人機項目正在開發中,不僅是中航工業,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和中國電科等國有企業,還有各種初創企業和大學公司,高級研究所科學家,都在搞導彈和無人機開發。這些大量的沒有已知買方或海外市場的類似武器系統的開發是“奇怪的”。 你很少在西方看到的東西。
因為中國有錢,中國在很多不同的項目上投入了大量資金。
連一些普通公司都在搞導彈了,還有專供出口的新型公路機動超音速cm-401 反艦導彈的模型,連原先的bp-12b都改成 反艦導彈,這是陸戰地對地導彈系統的最新版本,從150公里的p-12開始,然后是280公里的bp-12a 。此外最近公開的廣東宏達爆破公司還推出了hd-1高超音速反艦導彈,西方猜測它可能是yj-12的出口型號,現在正由巴基斯坦考慮訂購。這些導彈型號也是令人眼花繚亂。
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里?卡申表示,中國最近展出的大量反艦導彈和無人機是中國軍事工業綜合體內“百花齊放”的理念的一部分。
我們看到的大部分內容都是中國更緊密的軍民融合進程的產物,通過讓私營企業更多地參與國防研發,中國將看到更多的武器原型進入銷售階段,即使可能沒有巨大的市場。不過,在這個過程中,軍方可以為自己挑選最優質的產品。
比如中國的隱身戰斗機計劃就是一個成功案例,沈陽j-31是在成飛建造j-20之后使用自有資金開發的,目前正在準備外銷。
盡管中國國防工業“非常單一”,但每個部門內部都存在很多競爭。例如,在中航工業,有兩個主要的建設者,沈飛和成飛,兩家經常參與飛機項目競爭,如j-8與j-10和j-20與j-31。兩條腿走路,一面進口或者消化仿制,一面走國產自行研發,這是中國減少國內工業基礎薄弱所帶來的技術風險的傳統方法,同時開發兩個系統。
自行研發是高風險項目,如殲20項目,通常是成本高昂,需要創新技術,也可能涉及進口組件。第二個走仿制或者進口之路,如蘇27/殲11b系列,雖然不那么雄心勃勃,但低風險項目適合軍方的最低要求,這可以在沒有外部幫助的情況下完成。因此,即使外部供應鏈中斷或項目失敗,解放軍也會獲得新系統。
中國也意識到自己在與美國的出口武器競爭中可以對世界各主要國家產生一定的影響力。美國在向非洲,亞洲,歐洲,拉丁美洲和中東等重要國家出口武器方面存在巨大影響,這是中國需要應對的一種美國全球影響力形式。
如果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各國首選的武器供應商,將經濟和外交影響從美國轉移到中國,中國的軍事工業已經足夠成熟,能夠占據美國國防工業的世界市場并占上風。
來源:360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