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 張斌 攝
中新網杭州11月29日電(張斌 李孟冉)29日,記者從浙江海事局召開的“船舶污染防治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預計2020年,浙江將建成四個國家溢油應急設備庫。
浙江海事局危管防污處負責人介紹,國家溢油應急設備庫的合理布局,正是為持續提升海事溢油應急處置水平,應對不斷增大的船舶溢油事故威脅。
據了解,浙江省是港口航運和原油運輸大省,大型船舶和危險貨物運輸船舶進出港頻繁。2017年,寧波舟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0.1億噸,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全轄區包含原油在內的危險貨物進出港數量超4億噸,船載危險貨物進出港82608艘次。
“未來幾年,隨著舟山綠色石化基地、黃澤山油品儲運基地、東北亞保稅燃油加注中心等重大項目陸續投入運營,浙江轄區海上溢油污染海洋風險日益嚴峻。”浙江海事局危管防污處負責人表示,相比全國,目前浙江應急能力建設走在前列,但與溢油污染的風險相比仍不夠匹配。
記者了解到,浙江已經建成國家溢油應急設備庫2座,其中寧波大型國家設備庫溢油清除控制能力達1000噸,舟山國家設備庫能力達200噸。目前,臺州、溫州國家設備庫建設正在推進。預計到2020年,浙江國家溢油應急設備庫能力將超過2000噸。
此外,為進一步加強船舶污染防治工作,浙江海事局正在打造浙江省船舶污染物排放監管網絡,建立運行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和處置聯單制度,形成監管閉環,防治船舶污染物二次污染。2017年,浙江轄區累計接收船舶垃圾1.94萬噸,含油污水22.08萬噸,均有效監管交由第三方處置。
同時,浙江還在推進船舶排放控制區各階段政策實施,控制船舶尾氣排放。據寧波舟山港核心港區鎮海監測點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二氧化硫年均濃度為15μg/m3與11μg/m3,分別同比下降28.6%與26.7%,兩年共計下降47.7%。(完)
來源:未來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