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多次犯同一錯誤的人卻是屢見不鮮。這些教訓是沉痛的,工程機械企業不應該重復犯錯誤,而應該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出口教訓:中資進巴西
作為巴西最大的fdi(海外直接投資)來源國之一,“走進”巴西的中國企業已經不再局限于汽車、農業和能源礦產等傳統領域。本報記者從中國-巴西企業家委員會(cebc)獲取的數據顯示,目前投資巴西的中國企業主要集中于9個領域,其中,汽車、電力能源、電子行業和機械設備領域是大頭,占比近七成。他們中既有國家電網這樣的國企巨頭,也涉及了中國各個行業的明星企業和上市公司,比如華為、中興、三一、徐工集團,抑或是奇瑞汽車和江淮汽車。
截至目前,最大的一筆單一投資達到2億美元,并非來自央企,而是來自徐工集團,他們在巴西投資的是制造基地。安德烈告訴本報記者,這個基地有望在今年7月建成。
徐工集團為何下決心自己種樹?因為吃到過非本土化的“酸葡萄”。
這家工程機械企業曾經參加過巴西地方政府的招標,他們為招標的2000臺起重機開出了比巴西本地企業還要低20%的“血拼價”,依然與訂單擦肩而過。
安德烈說,這樣的價格還不夠低,因為按照巴西政府的規定,在某些重要領域的政府采購項目中,外資企業的競標價格須低于國貨的25%才能被購買。
對于一些中國企業的水土不服,中國(巴西)投資開發貿易中心投資部經理盧山鳴說,開拓巴西的前提是了解并理解巴西。包括安德烈在內的巴西政府官員強調,巴西對外資概無偏見,一切有章可循。
事實上,國民待遇已經構成了巴西fdi政策的基石。一旦企業在巴西成立,巴西政府則“無視”該企業的國籍。這是開放外資的表現。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巴西歡迎中國企業投資,而找到合適的當地企業合作可以減少水土不服的影響。
中國企業“走進”巴西的合資范式多種多樣,江淮汽車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樣本。江淮汽車巴西業務的中方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巴西政府主要是通過工業產品稅(ipi)的減免來鼓勵國產化。當江淮汽車弄懂了如何減免ipi后,其投資巴西的同行者徐工集團卻發現了另一個比葡萄牙語還繞的難題。
custobrazil(巴西成本),這是投資巴西的四字要訣。按照安德烈的說法,徐工集團落地巴西的投產成本反而比進口更高,盡管他們得到了投資所在地政府的免費土地和稅收優惠。以勞動力成本為例,如果企業雇用一名巴西工程師,其社保費率是薪資水平的100%,也就是說,如果這名工程師月薪5萬元人民幣,那企業需要為其支付等額的社保費用。即便是普通工人同樣“身價不菲”。
對于在巴西工程機械領域投資的中國企業而言(包括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不僅要在當地市場做大,還要爭取通過巴西這個平臺擴大對整個拉丁美洲的業務拓展。總體來說,巴西接受投資的優先領域是:汽車零部件、農業、固體廢物處理、電子產品、半導體設備、港口作業和吊運集裝箱起重機。
詐騙教訓:涉案價值超一千萬元
江蘇昆山警方8日發布成功偵破一起涉案價值高達1000余萬元的特大詐騙案,犯罪嫌疑人梅某在安徽黃山被抓捕歸案。記者發現受害單位正是知名工程機械企業——三一重工旗下的三一重機有限公司。
今年2月初,昆山市公安局兵希派出所接報三一重機有限公司負責人報警,稱今年1月初,香港智利達投資有限公司中方代表梅某以公司名義與三一重機(昆山)有限公司簽訂買賣合同購買挖掘機12臺,價值1063萬元。2月4日,三一重機有限公司將12臺挖掘機交付后,對方支付了一張1200萬元港幣的香港匯豐銀行的支票,后證實這張支票是假的,懷疑對方是蓄意詐騙。面對涉案金額如此巨大的合同詐騙案,昆山警方立即組織精干警力展開偵查。
專案組根據報案人提供的線索,趕赴上海找到了中間人宗某核實情況。經了解,今年年初,梅某找到宗某稱自己是香港智利達投資有限公司的中方代表,公司在安徽投資開發旅游項目,需要購買一批挖掘機,希望宗某能幫忙介紹一家實力相對強的公司。同時,梅某允諾了相當豐厚的報酬。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宗某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三一重機有限公司,并多次陪同梅某前往公司談購買挖掘機事宜。同時,為了取得三一重機公司方的信任,宗某也陪同三一重機有限公司銷售代表前往梅某公司在安徽武龍山下的旅游開發項目進行實地考察。
根據宗某提供的這些線索,辦案民警先后多次前往安徽休寧縣調查,從蛛絲馬跡中尋找線索。實地調查發現,安徽休寧縣武城鎮武龍山下確實有一個旅游開發項目,從銘牌上看是香港智利達投資有限公司2011年申請的旅游開發項目。經與當地發改委核實,2011年確實批準過這個工程項目,有效期限為6個月。但是因為相關公司沒有去其他部門申請批復,這個項目已經失效。另外,對梅某個人情況開展調查的民警也獲得了重要的線索,三一重機公司交付的12臺挖掘機已于2月4日下午被梅某以個人名義抵押給安徽省歙縣一小額貸款公司,得款500萬,且均提取了現金。
通過縝密偵查,多方調查取證,警方基本掌握了梅某的詐騙事實。5月5日,專案組民警第一時間趕赴安徽黃山,一舉將犯罪嫌疑人梅某抓獲。經審查,嫌疑人梅某對自己的違法行為供認不諱,目前,梅某已被昆山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三一重機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集挖掘機械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專業制造公司。公司擁有上海臨港、江蘇昆山兩大生產制造基地,年產能達8萬臺,2011年,三一重機實現銷售超20000臺。其中昆山產業園占地2000余畝,主要生產小型挖掘機與大型挖掘機。
資金鏈緊張的教訓
去年,受經濟環境等多方因素影響,下游需求驟降使得工程機械企業回款壓力劇增,逾期債權已成為工程機械行業的普遍難題。在行業高速擴張期,為了搶奪市場占有率,工程機械企業低首付、零首付等非理性促銷手段曾經轟動一時,然而,持續數年高速增長的工程機械行業戛然剎車,行業遭遇調整之時,快速增長的銷量與利潤背后掩蓋的市場風險也接踵而至,應收賬款激增,現金流緊張等現象就成為眾多廠家最最棘手的一大難題,說句好不夸張的話,逾期債權已成為考驗工程機械企業生死存亡的難題。
然而,究其根本,造成這種種事端的根源還是下游需求的驟降。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隨著房地產、路橋建設等基建工程的放緩和延遲,工程機械產品需求下降。工程機械制造企業為了擴張市場份額,融資租賃首付款一降再降,直至零首付的出現。一方面,企業為了搶占市場占有率,拼命促銷,甚至于盲目地向根本沒有還款能力的客戶推銷工程機械產品,另一方面,部分用戶禁不住零首付的誘惑,紛紛加大訂單。
暫時的銷量是上去了,但很快,盲目促銷的后果逐一顯現,用戶投資失敗,沒有能力維持還款,而用戶損失最終傳導到企業,企業也因為回款壓力的不斷增大開始了一系列的鎖機、拖機行動,最終導致了本該共贏的用戶和企業變得兩敗俱傷。
從“厚顏無恥”到“光榮之源”的教訓
“厚顏無恥”,這是125年前英國人給德國制造的產品扣上的帽子。德國《明鏡》周刊25日稱,1871年德國實現統一后,當時世界市場幾乎被列強瓜分完畢,追求強國夢在夾縫中求生的德國人不得不“不擇手段”,仿造英法美等國的產品,并廉價銷售沖擊市場。偷竊設計、復制產品、偽造制造廠商……德國產品因此被扣上那頂不光彩的帽子。1887年8月23日,英國議會通過了侮辱性的商標法條款,規定所有從德國進口的產品都須注明“madeingermany”,以此將劣質的德國貨與優質的英國產品區分開來。
8月23日于是成了“德國制造”的誕生日。“德國之聲”稱,從125年前的那個日子后,德國人爭氣地讓自己銷售到世界各國的產品比當地貨的口碑還要好,100多年來,德國源源不斷從中獲益,任何一件“德國制造”產品“都像一塊熱氣騰騰的蛋糕”,受到各國的歡迎。《南德意志報》稱,“德國制造”125年的歷史就像一個童話。它也是德國在二戰后崛起的密碼,歐債危機中仍“一枝獨秀”的答案。
“德國制造”給德國百年來持續不斷的發展打下的堅實基礎也引發不少國家的羨慕。《紐約時報》稱,德國的強盛關鍵來自于制造業。美國《外交》雜志曾刊登擔任過美國財政部長顧問及奧巴馬政府汽車產業首席顧問的史蒂文·拉特納的文章,文章標題就是“德國成功的奧秘—————歐洲的制造業強國能給美國什么經驗”。
時隔百年,如今已經基本放棄制造產業的英國深陷金融危機,英國媒體面對德國穩健的發展也望洋興嘆。英國《每日電訊報》稱,和英國、西班牙相比,德國不僅經濟增長仍然強勁,而且其失業率甚至不到英國、西班牙等國的一半,這讓債務危機纏身的歐洲各國不得不唯默克爾領導的德國政府馬首是瞻。
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德國制造”崛起的過程同時也是德國現代化和國家崛起的過程。德國是歐洲國家中現代化較晚的一個,而且身處歐洲中部的德國,沒有多少地緣優勢,卻能在100余年的時間里數度崛起為世界強國,很關鍵的原因之一就是一直堅持以高質量的制造業為本的道路。在德國,民族國家的形成、現代化過程以及在世界地位的確立基本上是同步完成的。
商標教訓
商標保護意識淡薄,是很多中國企業的通病,“加多寶”和“王老吉”的商標糾紛,就是典型的例子。
2009年,在中聯重工公司國際商標保護性注冊的過程中,發現阿根廷temacointls.a公司早在2006年就已經搶注了中聯重工公司的“zoomlion”文字以及圖形商標。經多方努力,emacointls.a公司日前最終承諾將該商標無償轉讓給中聯重科,并于2010年6月簽訂了商標無償轉讓協議。
在“三一”馳名商標保護案中,馬鞍山市永合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在其企業名稱中冠以“三一”文字,并在其機床類產品、廠房外墻、廣告宣傳及網站首頁中使用“三一重工”、“三一機床”等標識,三一重工公司據此提起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訴訟,終獲賠40萬。
來源:中國建筑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