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一線》作者 王潘
近日,零零科技發布最新旗艦無人機產品hover 2,并在kickstarter平臺上發起眾籌預定。11月28日,零零科技創始人王孟秋對騰訊《一線》透露,目前hover2無人機已8倍超額實現目標眾籌額度,由于眾籌還在進行中,這一額度還將持續上漲。
王孟秋說,過去兩年花了大量時間打磨這款產品,對外一直很低調,以至于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家公司已經銷聲匿跡了。
王孟秋是畢業于斯坦福大學的博士,曾先后供職于facebook、阿里巴巴和twitter,隨后創辦的零零科技在2016年推出第一款無人機產品hover camera小黑俠跟拍無人機一度刷爆了人們的朋友圈。
不過,hover camera一代也并非沒有槽點,比如消費者往往會拿hover camera的續航、抗風性說事,這款產品的續航只有10分鐘,由于機身重量較輕抗風性也有待加強。
過去兩年,大量曾試圖挑戰大疆的中國無人機公司都遭遇困境,或裁員、或轉型或直接倒閉,而零零科技在第一款無人機發布以后長時間沉寂,很多人也以為這家公司的命運和其他無人機公司一樣。但事實證明,他們這兩年之所以很低調,其實是在憋大招。
這一次,曾經讓人不滿的續航不再被人所詬病,反而成了優勢,hover2拆掉外框后的飛行時間長達23分鐘,飛行控制范圍可達5公里,在同等量級的產品中處于領先地位。畢竟,大疆mavic air在拆掉外框的情況下也只能續航21分鐘。
不過,零零科技之所以能活到現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避開了與大疆主流產品的直接競爭。眾所周知,大疆在全球無人機市場占據絕對領先的地位,多家試圖挑戰大疆的無人機企業最終都以失敗告終,這其中,還包括美國《連線》雜志前主編、暢銷書《長尾理論》作者克里斯o安德森創辦的3d robotics(下稱“3dr”)。
而在國內,零度、yuneec、億航等無人機廠商均試圖挑戰大疆的統治地位,但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家公司可以真正威脅到大疆。
市場上還活著的無人機公司,幾乎都不與大疆展開正面較量,比如星圖智控通過發布便攜式無人機,主打大疆以外的市場,反而在2016年和2017年都實現了盈利,2018年再度完成c輪融資。
初次見到王孟秋的人往往也會問他,大疆幾乎已經壟斷無人機市場了,零零科技還有什么機會?實際上,二者同樣不是直接競爭對手,因為大疆壟斷的是遠距離航拍無人機市場,主要是拍景,而hover 要做的是近距離拍人。
王孟秋透露,零零科技在發布hover2的時候,其實已經在規劃未來兩三年公司的發展路徑,目前下一代無人機產品也已經在研發過程中。
以下是騰訊《一線》對話王孟秋實錄:
騰訊《一線》:這一次等了這么久才發布hover2,中途你們也沒有聲音,是不是很多人以為你們都沒做了?
王孟秋:第一代產品發布的時候,中間大家等了很久,很多投資人確實以為我們掛了。但是這一次不會了,我們每個月、每個季度都在和投資人溝通,大家都知道我們在憋。無人機這個行業比較特殊,它的整個生態很封閉,沒有形成一個產業,我想去做個新飛機,沒有現成的東西服務給你,全都得自己做。公司拖著一百二十多號人干了兩年壓力也挺大的,這個人力成本都是很嚇人的數字,不過我們也是有決心,中間也有很多的挑戰,但是都堅持下來了。
騰訊《一線》:hover camera一代的市場表現達到你的預期了嗎?
王孟秋:我覺得很多人對于hover camera一代有非常高的預期。但是我們自己覺得,首先它是個具有歷史使命的產品,我們從來沒有追求它要賣多少臺,而是希望能把它做成,我們自己很清楚在那個時點上有很多東西不完美,不敢說對無人機整個行業到底做了多大的貢獻,但是對零零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hover第一代產品出來之前,沒有任何一臺無人機是可以從你手上起飛的,以前都是放在地上拿個搖控器遙控,所以拉近這一兩米的距離是很難的,很大的一步。現在去我們的網站上,用戶拍的那些照片,不是以前的航拍無人機拍的,航拍無人機里面沒有小朋友,沒有一家人在鏡頭里玩,只有景。
騰訊《一線》:對于最新發布的hover2這款產品,你希望達到什么樣的目標?
王孟秋:我們在hover2上線之前開全員動員大會的時候還聊到這個問題,我們從來不定銷售目標要達到多少,因為零零科技是做產品的公司,歸根到底你能成功或者能活下去,只有一個要素,就是把產品做好,做到消費者滿意。
我當然希望二代比起一代來說表現更好,主要是希望用戶的使用數據會更好,希望二代使用頻詞和使用時長比一代至少有3到5倍的提升,這是我的目標。
騰訊《一線》:如何看待當下無人機行業的格局?
王孟秋:無人機在2015年巨熱無比,2016年開始冷,去年應該已經很少有人會投無人機了。我們還是比較幸運,不需要滿大街的吆喝,就找到一些有眼光也愿意支持我們方向的投資人。
前不久有朋友開玩笑說,我們是打不死的小強。確實活到今天能夠繼續做消費級無人機的,我覺得除了大疆以外,行業里應該也不會有太大的競爭了。因為今天不可能再有一個初創企業融資三四億做消費級無人機,已經沒機會了。
對巨頭來講,短期之內也看不上,體量還是太小,大疆一年就出兩三百萬臺,對于手機廠商來說這個份額太小。就算巨頭要進來,周期也太長,核心技術沒有現成的,得自己去研發,不管是飛控還是視覺,至少就得兩年,兩年時間競爭格局都已經變了。所以這樣其實是很好的狀態,行業很清凈,我們可以好好地做產品,大疆也可能在好好地做產品。
騰訊《一線》:過去兩年無人機行業變化很大,不少公司都轉型或者做不下去了,是什么支撐你們繼續做下去?
來源:騰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