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貧困農戶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貧困農戶收入水平,江西省農機局堅持以發展和壯大農機專業合作社為著力點,推行合作社帶動貧困戶的扶貧模式。近日,江西省農機局發布《關于推進農機專業合作社助力產業扶貧的通知》,對相關工作進行了部署。
《通知》提出,該項行動的主要任務是加大貧困地區農機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力度,實施獎補等政策,多途徑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貧困村、貧困戶對接。引導組建農機作業、農資供應、代耕代種、統防統治等各類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鼓勵各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向貧困戶提供便利高效的農機社會化服務。
在此項工作的措施方面,《通知》明確要求,各地要不斷強化農機專業合作社扶貧引領作用。各地應多途徑推進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對接,推廣上連龍頭下連農戶的發展模式,優化扶貧產業選擇、經營管理、融合發展,解決品種、技術、管理、銷售等方面的問題,形成共建共管共享格局。尤其是國家示范社、25個水稻綠色機械化示范縣內享受獎補的合作社,應充分發揮帶動作用,優先聘請貧困戶、低保戶做工,為貧困農戶提供低價高質的農機作業服務。
除了引領作用之外,《通知》還要求,各地要積極探索農機專業合作社扶貧新模式。要積極組織能人大戶創辦合作社,大力扶持、培育有帶動脫貧能力的新型服務主體,鼓勵貧困農戶利用土地等生產資料、扶貧資金入股加入合作社,推行合作社盈余分紅制度,明確貧困戶在產業鏈、利益鏈中的份額,保障貧困戶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引導貧困戶以土地轉包、出租等方式,將土地流轉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既能提高農作物機械化生產水平,促進農業增收、農民增效,又能讓貧困戶在獲得土地流轉費用的同時,投身到其他行業增加收入。
與此同時,《通知》還要求,各地要著力加強對合作社骨干人員的培訓。要加大對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培訓,尤其是要加強對合作社骨干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經營管理能力和扶貧意識,鼓勵他們切實發揮領頭雁作用,在不斷發展壯大合作社的同時,充分帶動周邊貧困戶脫貧致富。要鼓勵農機專業合作社向貧困戶開展各種技術輔導,提高貧困戶的生產水平。
來源:大田傳媒|農機360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