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屆中國專利優秀獎出爐 曠視科技人工智能專利入選
推薦2018-11-26 17:05:07
2018年11月23日,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第二十屆中國專利獎評審結果顯示,由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的“基于神經網絡模型的目標跟蹤方法及裝置”的發明專利(專利號zl201610306250.7)成功通過此次評審,榮獲第二十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圖:曠視科技榮獲第二十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資料顯示,“中國專利獎”是中國唯一的專門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給予獎勵的政府部門獎,由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同評選并頒獎,是國家最高的專利獎項。中國專利獎面向中國境內的所有企業,每年評選一次,自1989年至今已經舉辦二十屆。評選標準包括專利質量、技術先進性、運用及保護措施和成效、社會效益及發展前景等多個維度,評選程序包括擇優推薦、初審受理、專業評審、評審委員會復審等多個環節,競爭相當激烈。曠視能夠獲評中國專利獎,是評選單位對曠視知識產權實力的認可,也是對曠視的科技創新能力的肯定。
曠視勇立ai潮頭 握有自主知識產權是關鍵
自成立以來,技術信仰、不斷創新就是曠視科技始終不變的信條。至今為止,曠視已經攬獲 24 項世界技術評測第一,曾在計算機視覺相關的國際人工智能頂級競賽中多次擊敗 google、facebook、microsoft 等巨頭;在eccv 2018的coco、mapillary競賽中,曠視更是獨攬4冠,刷新了中國 ai 技術的世界新高度。
同時,其自主研發的計算機視覺技術及智能硬件、智能云服務等產品已居世界領先水平。旗下擁有全球最大的人臉識別開放平臺face++和第三方人臉身份驗證平臺faceid,并已在各垂直領域推出了包括人臉識別支付、人臉識別解鎖、全幀智能抓拍機在內的多個具有開創性意義的ai產品。其中,曠視科技自研的核心人臉識別技術被美國著名科技評論雜志《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定為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技術,曠視科技也入榜了“全球最聰明50家公司”。
經過七年累積,曠視科技在專利等知識產權方面已經形成較為科學完善的布局。目前,曠視科技已經在中國、美國、印度、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提交人工智能相關專利申請1000余件,成為人工智能行業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最多的企業之一。同時,專利布局覆蓋訓練引擎、核心算法、基礎平臺、智能產品等各個技術層次,并以核心算法為紐帶形成了橫跨金融安全、智慧城市、手機智能、商業物聯、工業機器人等五大行業的專利包。
憑借不斷深耕的自研技術和扎實的知識產權工作,自2015年以來,曠視科技先后被中關村知識產權促進局、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和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評選為中關村知識產權重點示范企業、北京市專利示范單位和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并多次獲得業界評選的“人工智能領域知識產權領先企業”、“年度十大ipr影響力機構”等榮譽稱號。在科技部火炬中心評選的中國獨角獸企業中,曠視科技也連續兩年被評為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頭部獨角獸企業。同時,在2018年4月,曠視科技創始人兼ceo印奇還入選2017知識產權領域最具影響力人物;8月,曠視科技獲評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
價值務實做有用的創新 曠視助力科技強國
曠視科技此次獲評中國專利優秀獎的“基于神經網絡模型的目標跟蹤方法及裝置”專利,屬于基于人工智能技術進行目標對象準確跟蹤的基礎性專利,能夠針對視頻更好地完成目標的檢測和跟蹤,提高目標跟蹤的速度和準確性,解決現有目標跟蹤方法存在重復計算,從而導致計算時間增加,影響運算速度,以及待處理視頻的目標檢測結果不能相互優化,影響檢測跟蹤的準確性的問題。在電視直播、公共安防、智能交通等實際應用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發明專利已經作為核心專利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曠視的視頻結構化安防產品中,服務于全國100余座城市的公共安全管理,并累計服務保障了博鰲論壇、g20峰會等數十場國際國內大型會議,為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發揮了重大作用。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實施十周年。在當下,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我國創新增長的新引擎,集中體現了中國整體的科技創新實力,在行業變革、創新升級中起到了舉足輕重作用。
作為中國第一批踏足人工智能革命浪潮的先鋒企業,曠視科技始終將技術創新作為自驅力。目前,曠視已經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和美國西雅圖分別設立了獨立研究院,并與西安交通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上海科技大學等高等學府紛紛成立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2017年11月,曠視科技正式成立學術委員會,由圖靈獎唯一華人得主姚期智院士擔任首席顧問。通過人才聚集和產學研結合協同促進底層技術的創新。同時,在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和產業融合實踐中,曠視還建立了自有的技術生產、工程能力體系,并圍繞核心的計算機視覺能力搭建了完善的技術矩陣。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