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楊晨、黃燕燕報道:昨日,省油菜生產機械化現場會在海召開,我市作了題為“堅持三個結合,加大推廣應用,不斷提升油菜生產機械化水平”的交流發言,與會人員參觀了我市油菜生產機械化示范現場。省農機局局長徐順年對我市油菜生產機械化水平給予充分肯定,認為海門高度重視,創新模式,示范帶動,油菜生產機械化水平越來越高,經驗做法值得大力推廣。我市市委書記姜龍、市委常委成偉、副市長朱志強參加會議。
油菜是我市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種植面積約30萬畝。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農業基本現代化建設目標,以推進油菜生產機械化與穩產技術集成為核心,重點做到三個結合。堅持組織推進與政策扶持相結合。我市把提升油菜生產機械化水平作為農業基本現代化建設的重點工作納入考核,在全市30%的行政村建立油菜生產機械化服務組織,在每個鄉鎮(園區、街道)建立油菜生產機械化示范方,初步實現了市、鎮兩級聯動的油菜生產機械化工作運行機制;把“油菜生產全托管服務”內容列入每年制定出臺的《關于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對油菜生產全托管服務100畝以上的給予3至10萬元補貼。
堅持模式創新與裝備研發相結合。我市專門成立了由農機、農業部門組成的油菜機械化生產技術研究小組,每年選擇2至3個油菜品種進行機械種植試驗。我市積極開展適用裝備研發,引導和鼓勵本地農機生產企業積極開展油菜割曬、脫粒、秸稈粉碎制粒等油菜機械化生產主要環節裝備的研發。市政府專門設立獎勵基金,對通過省級鑒定的新型機械,給予一定的獎勵。
堅持示范帶動與社會化服務相結合。我市按照“因地制宜,搞好示范,分類指導、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全市建立了12個示范點,大力開展技術示范。農機專業技術人員全程跟蹤服務,確保示范帶動效果。我市還積極培育發展油菜機械化生產服務能力強的農技服務組織,引導農民開展訂單作業、耕種收全托管等社會化服務。
徐順年高度評價了我市油菜生產機械化的經驗和做法,認為海門通過組織推動、政策驅動、示范帶動、服務聯動等一系列措施,全力提升油菜生產機械化水平。海門油菜生產的機械品種越來越多,技術模式越來越成熟,生產效果越來越好,值得在全省大力推廣。
來源:海門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