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報要點
工程機械:(一)近日,徐工集團的核心零部件公司徐工液壓件公司召開了液壓泵、馬達研究所成立大會,標志著該公司正式開始了核心零部件液壓泵、馬達的研發和制造。(二)近日,全球首創的新型環保產品——再生水洗掃車在中聯重科實現批量下線。通過內臵污水再生利用系統,可有效延長洗掃車連續作業時間,同時大量減少用水量,革命性提高洗掃車的使用效率和經濟性。
國家海洋局首次發布《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13)》。中新網5.20訊,該報告認為,“十二五”以后,我國海洋經濟發展將逐步邁入持續健康發展階段。目前,我國海洋產業增加值前3名分別是濱海旅游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漁業,且發展平穩海洋油氣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建筑工程業是海洋經濟的中堅力量,但受市場和外部環境影響,增速波動且出現負增長海洋新興產業增長速度較快,包括海水利用、海洋生物醫藥、海洋電力、海洋高端裝備制造、海洋生物育種與健康養殖以及現代海洋服務業等,但增速并不穩定。
中船重工網5.22訊,5月,中國重工子公司北船重工承接大型礦砂船批量訂單,進一步緩解未來兩年訂單壓力。5月3日,北船重工和中國船貿作為聯合賣方與山東海運股份有限公司簽署4+2+2艘25萬噸級礦砂船建造合同簽字儀式在青島舉行。
工信部發布《民用航空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3-2020年)》,未來10年是航空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攻堅時期和重大機遇期,看好航空裝備制造板塊未來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國產干線飛機國內新增市場占有率達到5%以上,支線飛機和通用飛機國內市場占有率大幅度提高,民用飛機產業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2013年至2020年我國民用飛機產業化要實現重大跨越:c919大型客機完成研制、生產和交付arj21渦扇支線飛機、新舟渦槳支線飛機實現產業化大型滅火和水上救援飛機、直15中型直升機、高端公務機、中等功率級渦軸發動機等重點產品完成研制并投放市場大型客機發動機研制取得重要進展。
中航工業制造所實現電子束增材制造技術。航空報5.22訊,開發出電子束熔絲沉積成型設備,已經實現大型鈦合金結構的批生產能力,據我們分析,其技術與南風股份的激光成型技術基本相同。
西飛于5.12召開c919大客項目研制動員會,計劃2014年4月交付首架c919工作包。航天科工集團與山西省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全面開展車聯網等領域合作,航天科技受益。
航天科工集團與山西省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全面開展車聯網等領域合作,航天科技受益。
地鐵車輛招標進密集期。據中國證券報報道,近期上海和成都兩個城市啟動地鐵車輛招標,國內有競爭力的企業紛紛參與投標,今年地方地鐵車輛招標進入密集期。同時,近期中國鐵路總公司已經向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表達了車輛購買意愿。中國北車有望獲得40列高寒動車的訂單以及100臺機車車輛的訂單。中國南車也已經開始新訂單的準備工作。
鐵總人事框架初定,經營范圍或有所擴大。據華夏時報報道,繼國家鐵路局之后,中國鐵路總公司“三定”方案也大體敲定,近期將會出臺。相關記者從鐵路總公司內部獲悉,與“三定”之前相比,機構有所增加,職能有所細化,不過,人員編制或存在變數。
鐵總發債200億。中國鐵路總公司5月23日發行200億元的中期票據,這是鐵總成立以來的第一次發債,也是鐵路系統今年以來的第二次發債。原鐵道部下屬研究院的一位人士稱,由于鐵總的融資模式依然是依靠銀行貸款和市場發債,因此資金的來源渠道依然不變,具體而言,今年鐵總已經注冊的中期票據額度為600億元,鐵路建設債券為1500億元,加上年初200億元的短期融資券,今年鐵總的發債融資額最低將在2300億元。
北方創業交付與外商簽訂1200輛鐵路敞車供貨合同中的最后一批車輛。據中國工業報報道,中國兵器工業內蒙古一機集團北方創業公司在確保國內市場穩定增長的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外貿市場影響力顯著增強。近日,該公司圓滿完成了與東南亞用戶簽訂的1200輛鐵路敞車供貨合同,正在發運最后一批230輛鐵路敞車。
風險提示:投資增速和政策落實力度低于預期資金周轉壓力和逾期債權風險加劇市場競爭加劇超預期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等。
來源:興業證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