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公報》11月20日報道,俄總統普京在2018年5月提出,計劃在未來六年內實現非能源原料類商品出口翻一番目標,出口額提高到2億美元。
俄在“國際合作與出口”國家計劃中提出,非能源原料類商品出口將有助于使俄在海外市場有較強競爭力的高附加值產品生產量提高60%以上。2018年10月俄副總理科扎克表示,這將從整體上促進俄經濟結構改革、增加非原料產品生產量及其在國內外市場上的供應量。2018年上半年,俄向境外市場提供了價值703億美元的非原料類產品,僅占2018同期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
俄戰略發展中心在其4月份報告中指出,俄為建設有競爭力的出口支持體系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仍有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大量企業家未能進入全球價值鏈與供應鏈,有競爭力的產品種類不多,行政與監管障礙依舊存在,所有這些都制約了俄非原料產品出口的爆炸性增長。
2017年最受歡迎的俄非能源原料類出口商品包括鋁、鐵或非鋼的半成品、小麥、木材、銅、鉑、熱軋材、氮肥、鉀肥及綜合肥料。中國是俄產品的最大買家,俄出口中心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俄對華出口額約260億美元,其中59億美元屬于非原料產品出口。
在出口信貸方面,銀行在從事出口貸款業務時面臨的主要困難,是如何正確評估借貸方的財務狀況及其銷售市場情況,特別是一些亞洲公司往往在結算與資產負債表等方面存在問題,為降低風險俄出口公司采取信用證或保險公司擔保方式開展業務。
來源:中國駐俄使館經商參處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