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35導讀:沈陽,素有“東方魯爾”的美譽。在這片生機盎然的土地上,遼寧檢驗檢疫局主動服務,積極打造出口工業產品示范區,幫助沈陽建成我國唯一出口切削機床產品的質量安全示范區。
高起點打造“遼寧模式”
規劃高定位、建設高標準、示范高起點,這是該局黨組對示范區建設的共識。
為推動示范區建設,遼寧局結合沈陽機床產業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沈陽市出口切削機床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探索建立了“全社會質量安全聯動體系、質量安全動態監管體系、檢驗檢測公共服務體系、質量安全監控評估預警體系、質量誠信監督體系、推進名牌戰略和區域品牌建設體系”等六項運行保障機制的獨具特色工業示范區“遼寧模式”。
截至目前,示范區內產業規模已達到200億元,年出口機床貨值近3億元,示范區也獲得了“九個國家級示范區中最好示范區”的高度評價。
回憶沈陽機床示范區建設之初,遼寧局副局長呂忠武說:“我們希望這樣的真心幫扶,能帶動和喚起地方政府與企業的質量安全示范意識,以此來推動東北振興計劃的順利實施。不到一年時間,我們就在沈陽機床產業園擺開陣勢,讓示范區成為國家質檢總局與遼寧省政府合作的新標桿和國家級產業示范區建設的新典范”。
新典范創新“2 x”模式
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生產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機床制造廠和數控機床開發制造基地。
近幾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公司的出口訂單有所減少。遼寧局推動建設機床示范區,成為推進該企業“轉、調、創”的突破口,可謂是雪中送炭。
該局先后七次組成調研組推動沈陽機床示范區建設,局領導親自帶隊下企業認真調研論證、科學勘察規劃、嚴謹推敲設計。該局檢驗監管處處長李實陽介紹說:“開辟優先通道,實施無紙化報檢、直通放行、降低出口機床產品抽檢率等有效措施,讓示范區中企業的生產效益與通關效率顯著提升。”
如今,通過示范區建設,沈陽機床產業實現了海外研發與國內創造,整合、并購、提升、創新等多種模式組合的“2 x”模式。
一張緊鑼密鼓的時間表足以展示檢驗檢疫機構在示范區創建“2 x”模式中的作用。
2012年底,遼寧局、沈陽經信委、沈陽機床集團三方簽訂示范區建設合作備忘錄,建立示范區建設聯席會議工作機制。
2013年開始,遼寧局對示范區給予快速通關、公共檢測服務平臺建設、鼓勵免驗、檢驗監管模式改革等八方面的優惠政策。
2013年1月,國家質檢總局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考核組對沈陽出口切削機床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啟動考核工作。
2013年5月,“遼寧沈陽出口機床質量安全示范區”得到國家質檢總局批準,被授予“國家級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
新機遇成就“升級版”
目前,示范區已擁有19家oem外協廠,形成了鐵西核心產業區、鐵西功能部件產業群等大型產業聚集區。這種規模效應,已使沈陽機床成為遼寧的支柱型產業。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沈陽機床產業的升級版又將如何提升發展?
“隨著示范區建設的深入,企業產品在示范區內,其質量安全在可控的閉環管理中。質量帶來的核心競爭力將為產業經濟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遼寧局局長崔茂森表示,“像沈陽機床股份有限公司這樣的企業,通過示范區建設進一步實現了產業有機更新,目前,該公司已經在德國建立了兩家數控機床海外基地,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世界一流。”
一步活而步步活。不斷出臺量身定做的優惠政策,推動沈陽機床產業的經濟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沈陽機床產業將迎來“二次跨越”。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