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消費者們也得以使用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作為消費市場與行業市場上的“新星”,無人機在民用領域迅速崛起,產品種類日益豐富,成本、價格持續下降,應用范圍日趨廣泛,保有量一路走高。
然而,無人機市場的火爆也帶來了不少安全隱患。近年來,世界各國都陸續發生無人機黑飛導致的“擾航”、“傷人”、“偷拍”等一系列事件,雖然不乏有航模渾水摸魚,也有意外墜毀等因素,但是強化無人機監管的已然是十分必要、大勢所趨。目前,我國已經在大力推進無人機監管體系建設,而遠在北大西洋的英國也刮起了一襲監管風暴。
英國無人機黑飛隱患日益嚴峻
雖說乘坐飛機是最安全的交通出行方式之一,但是這并非是絕對的。一旦飛行期間遭遇意外撞擊、惡劣天氣或是嚴重故障,飛機是否能夠“全身而退”顯然就是個問號了。因而,需要盡一切可能保障航空安全,避免出現各類事故。可是,在機場附近、甚至侵入機場空域飛行的黑飛無人機正成為新的“不定時炸彈”。
數月前,英國薩里郡高空險些發生一起空難事故。當時一架私人飛機正在從布里斯托爾飛往希思羅機場,途中卻遭遇一架遠超正常飛行高度的無人機,差一點就被撞上。據悉,該私人飛機與無人機最近接觸距離僅約15米,可謂是“死里逃生”。類似的一幕在今年1月份曾經上演,一架從希思羅機場起飛的空客319客機,與一架無人機擦肩而過。
據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英國關于無人機的報告、投訴猛增,僅2016年就達到了3456份,并且這一數據還是不完全統計。這意味著,英國發生的無人機擾民、擾航、窺探隱私等情況愈發頻繁。實際上,英國甚至還發生了使用無人機運送違禁品進入監獄的案例。英國司法部發表聲明稱,使用無人機運送違禁品是非法的,這對監獄安全造成了威脅,眼下因“參與無人機犯罪活動”而被逮捕的人數已經達到三十五人。
因此,對于英國政府而言,無論是從國內實際考慮,還是緊跟國際風向,加強無人機監管都是必然之舉。只有促進無人機的規范使用,營造一片安全、有序的天空,無人機產業發展才能得到廣泛支持,才能走向可持續道路。
法律與技術“雙重保險”
要想遏制無人機擾航、擾民等事件的發生,既需要治本也需要治標。治本,即從源頭控制無人機的使用,也就是針對無人機應用及行業發展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治標,即是在發生無人機黑飛事件后,能夠及時予以應對、處置,快速解除隱患或危機。
目前,我國正加碼推行無人機注冊登記制度,并出臺了無人機商業活動以及各種相關的管理規定。英國也是如此。英國政府發布了新的無人機管理制度,要求超過250克重量的無人機都必須注冊,并且還要參加與駕駛理論考試類似的測試。另外,該法案還規定禁止未滿18周歲的人群使用超過上述重量的無人機產品。
當然,除了法律方面的限制外,技術手段也愈發受到重視。英國不斷強化“”技術的應用,限定無人機的飛行范圍,使其無法進入機場等禁飛區域,否則無人機持有者將被追求刑責。同時,英國也在大力投入反無人機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這是實現快速處置黑飛無人機的關鍵。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