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這樣一句話:報了一個好學校,不如上一個好專業。不可否認的是,一個好的專業確實對之后的工作和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那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現代社會,什么專業是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呢?我們為你整理好了!
特別說明的是,這次梳理的職業主要是中高端職業里的,像接線員、分揀員、文件整理文員這些單一體力勞動,有規則套路可循,重復性初級腦力工作大家眾所周知,小編就不一一列舉了。
【第10名 普通文員】
這里主要指的是底層職能機構的職員。像辦理手續、數據統計,這類工作有規律,重復性高,要求嚴謹,非常適合機器人操作,可以留出更多的時間,提供多樣化的服務。
【第9名 銀行職員】
如果大家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很多銀行自助服務機越來越多,雖然這些稱不上人工智能,但自助化趨勢顯而易見。銀行是個嚴謹的單位,柜臺的業務化模式、提供的金融服務都有精準的步驟,環環相扣。因此,只要給機器人設定好這套流程,做柜臺什么的只是小意思。工商銀行電子銀行就推出了線上ai,可以和客戶溝通,答疑解惑、聊天解悶。所以,未來的銀行職員注定要向人性化、創造性方向發展的,簡單的業務辦理工作會被ai取代。
【第8名 海關】
ai在海關的應用只說一個詞大家就會恍然大悟——刷臉。目前許多大型國際機場已經實現了“刷臉過海關”,大部分出現在國際航班入境的過關閘機上。當然這種刷臉的準確度肯定是要強于手機解鎖的。相信隨著時間推移,這項技術會更成熟,屆時各大海關會有一批“機器人”活躍在部分崗位上,從而減少海關人員的工作壓力。
【第7名 翻譯】
翻譯界很早就處于一種“人與智能交叉”的狀態。之所以一直未被取代是因為機器翻譯缺少對人文環境的理解,只會對照詞直白翻譯往往脫離語境,也難讀懂字里行間的“暗話”。但是隨著人工智能在語言市場的發展,從文字翻譯到語音識別都已經有了一個較大的進步,翻譯這一職業被ai代替恐怕不遠。
【第6名 記者】
2015年,騰訊財經自動化新聞寫作機器人產出的“8月cpi漲2%創12個月新高”一文占領各大頭條;2016年今日頭條研發的ai寫稿機器人在里約奧運會上實時撰寫新聞稿件;2017年,南方都市報的“小南”機器人寫出的稿件令自身媒體人無法分辨機器寫稿痕跡。
記者行業被ai侵占已見苗頭。ai的學習能力、搜索能力使它擁有人類難以匹敵的優勢——迅速綜合各個行業知識信息。當然ai也有他的劣勢——發現問題能力、主觀能動性和對人文氛圍的感受。但是不得不正視,刻板的快訊類新聞已經難不倒他們了。
【第5名 會計】
會計一直都是熱門專業,也會出現在這份名單里真是讓人意想不到。這主要是因為會計的本質是搜集信息和整理數據,ai的速度和精準性毋庸置疑。而且今年,德勤、普華永道等會計事務所相繼推出了財務智能機器人方案,給業內造成了不小的震動。但是,目前數據還是依賴人工輸入的,人工智能的發展暫時僅限于數字處理工作,但是這也意味著會計行業將淘汰那些只會“算數”的人,而整個行業將會朝著注重管理能力、弱化重復性工作的方向發展。
【第4名 醫生】
去年我國第一批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公布,其中之一就是建設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食管癌、肺癌、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篩查三個病種的篩查,都已經進入臨床預試驗。另一邊,來自美國的“智能醫生”沃森首次在上海“上崗”,與一群本土腫瘤學教授針對一例結腸癌病例開展人機對話聯合會診,僅用時10秒就閱讀3469本醫學專著和10余萬份臨床報告。ai進軍醫療界已經是板上釘釘,醫生這個職業也注定要與科技融合,即便無法被完全取代,也會受到沖擊。
【第3名 攝影師】
攝影師一直被認為是充滿主觀審美的代表職業,理論上來講不容易被ai取代,但是也有不少人認為,圖像審美是可以被量化的,通過記錄構圖、色調、光等數據可以“復制”出同樣的美景。事實上很多攝影師剛入門的時候,也是通過模仿前輩在各種環境下的攝影設置進行拍攝的。所以,攝影師這個職業真的被ai取代也不意外。
【第2名 設計師】
照理說設計師這種需要靈感、美感、理解力的感性職業是不容易被取代的,但事實已經發生。阿里的魯班,每秒鐘能制作8000張海報,很多在線設計軟件也推出了“一鍵排版”、“一鍵美化”等功能。ai快速的閱讀能力和聯網學習能力可以幫助它分析已有海報的風格、搭配,在用戶輸入需求后找出對應的設計方案,所以只會單純進行圖文排版注定是要被ai取代的。
但高級設計師的靈感、激情和豐富的想象力仍然是ai無法實現的。而且,以往客戶和設計師溝通都是設計師比較崩潰,如果客戶和ai溝通……八成就是客戶比較崩潰了。
【第1名 it工程師、程序員】
想不到吧!連人工智能的“爸爸”——工程師都被取代了!這里當然不是說取代所有工程師,而是指那些在it部門中從事系統管理、項目管理等工作,或者是作為助手幫助高級工程師進行簡單的代碼書寫工作的人。像梳理客戶需求,尤其是創新方面的需求和理解代碼的意義還需要高級工程師來進行。
看到上面這么多專業,大家是不是感覺有點慌?難道真的沒有一種工作是人工智能代替不了的嗎?其實還是有的。人工智能能夠取代的也只是大多數行業中存在重復性標準化的工作,在現在這個社會,比起挑選什么專業,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創新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來源:360新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