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1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化工學院王志教授團隊及其合作者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多孔材料膜的超薄大面積制備,可更為容易地實現二氧化碳的分離與捕集,這一研究不僅有助于緩解溫室效應氣體排放,也為氣體分離技術開辟了一個全新領域。英國倫敦時間11月19日下午,該科研成果在《自然·材料》在線發(fā)表。
據介紹,二氧化碳的分離與捕集對于緩解工業(yè)生產過程中溫室氣體的排放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碳捕集方面,目前在氣體分離中大放異彩的“mofs”材料效果并不理想。工業(yè)生產尤其是電力行業(yè)中,排放的氣體往往含有大量的水蒸氣。然而,“mofs”材料在潮濕的條件下結構容易被破壞。并且,在制備分離過濾膜的過程中,“mofs”材料需要和另外一種聚合物混合后,涂覆到高分子基膜上,形成“混合相”薄膜。但是,由于“mofs”和薄膜中的聚合物之間并沒有化學的橋接作用,會使得實際的過濾薄膜存在如裂紋及不均勻等缺陷,從而影響實際使用性能。
來源:科技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