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深圳高交會舉行期間,平安科技首席醫療科學家謝國彤在“顛覆性創新論壇”上發表《平安醫療科技-用人工智能技術重塑醫療》主題演講,與到會嘉賓探討人工智能賦予現代醫學的巨大革新力。
全面賦能醫療 惠及2億潛在人群
謝國彤在演講中談到,平安集團在患者端、醫療服務提供商、支付端(patient、provider、payment)三個維度發力,構建了平安醫療生態圈。平安醫療科技聚焦診療效能的提升,打造了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
通過診前做疾病的預測、疾病的篩查,診中做智能的輔助診斷和輔助治療,診后做隨訪,全面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醫療的整個流程方方面面,打造了端到端的智能醫療管理平臺。
據統計,中國目前有大約3億慢性病患者,這意味著需要消耗龐大的醫療資源和承擔高昂的醫療成本。謝國彤指出,要精準實現疾病的預測實際上非常困難,需要解決三大方面的挑戰。一是醫療數據多模態,如何在成千上萬的數據維度中找到關鍵的風險因素難度很高;二是時間序列分析,如何在長達數年甚至更久的疾病演進找到預測規律;三是可解釋性,要對醫生診療發揮實際可靠的效果,必須便于醫生理解和掌握。
針對這些難題,平安醫療科技首創了兩步法的智能疾病預測方案,解決了創新路上“三座大山”的阻礙。首先是融合深度學習、集成學習和時間序列分析等各種方法,構建了非常精準的疾病預測模型,與現有醫生使用的模型比,它的精度可以提高50%以上;第二是針對非線性模型做各種因子的分析,幫助醫生理解疾病預測模型,讓預測模型成為醫生診療中具有現實參考意義的重要助手。
該預測系統當前主要用到兩個領域:一是人群的趨勢預測,在深圳,平安醫療科技做了流感、手足口疾病預測;二是針對四大類型的疾病領域,心血管、糖尿病、呼吸系統、慢阻肺、腎病,做出了超過40種疾病預測,目前已經在五個省市覆蓋了2億人群。
醫學影像精準分析 提升醫療效率與質量
影像分析是現代醫療中普遍的檢查手段,很多一手診斷數據均是來自于醫學影像,在現實醫療場景中,影像科醫生每人每天大概要看200張影像,這個數字是非常驚人的。
謝國彤在演講中舉例道:在某種腎臟病理篩查中,醫生要在10億像素的病理影像中找到超過100個腎小球,并在每一個腎小球內統計系膜細胞等各種細胞的數量。按照常規,醫生要花30—60分鐘才能完成這樣的報告,利用平安醫療科技的智能病理影像技術,系統會自動對所有的腎小球做出標示,并把不同的細胞分類統計,生成報告,幫助醫生進行智能化分析,從而大大提高讀片的效率。
眼底oct三維掃描是精度極高的檢測,微小的病灶在肉眼觀察下容易產生漏診,而平安科技智能影像分析系統則是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篩查為基礎的ai技術,避免肉眼診斷的偶然性,將微小病灶精準標記,生成完整篩查報告,幫助醫生精準診療,提升醫療質量。在14日至15日上午,高交會現場通過oct智能眼部篩查系統共掃描126位觀眾,共篩查出5例陽性,其中4例為視網膜低反射,1例為非急性黃斑區前膜。
智能影像系統通過40多種模型覆蓋多模態影像,覆蓋了人體九大系統,包含頭部、內分泌、心血管等,它是最全面的醫學影像的方案。目前平安的智能影像系統在超過100家的醫院都在實際使用,針對40多種模型,每天幫助醫生處理超過2萬張影像,提高醫生閱片的效率和質量。
醫療知識圖譜 打造可靠的輔助診療體系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現在一年就診量為80億人次,幾乎有40億人次發生在二級以下的基層醫療機構。謝國彤說,“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生受限于能力和經驗各方面,診療質量是需要提高的。智能輔助診療的技術就是來幫助他們在做這40億次就診的時候可以得到最好的診斷和治療的建議,幫助到這些患者。”
但要做到輔助診斷并不容易,首先需要充足的醫療健康數據庫和醫學診斷知識庫。在過去30年間,平安通過大量的醫療相關業務,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庫和知識庫,奠定了輔助診療系統的核心基礎。謝國彤講到,在這兩個庫之上,平安醫療科技構建了醫學大腦,將數據文獻知識轉變為醫療知識圖譜,以疾病、癥狀、用藥、問診等節點,建立起精準的關系結構,從而實現智能化的診療知識圖譜。基于疾病與癥狀關系輔助診斷;基于疾病與檢查檢驗關系推薦檢查檢驗;基于疾病與藥品關系及藥物相互作用推薦用藥;基于指南、文獻以及相似病例推薦醫療證據。
同時,平安醫療科技還賦予該醫療圖譜深度學習能力,持續積累有效的治療案例和數據,并智能分析,讓ai不斷累積經驗,持續學習,類似“老醫師”式的成長模式。在診療過程中,從治療初步的癥狀詢問、到檢測項目,從診中的判斷確診,到診療用藥方案、診后的治療效果隨訪,都由智能大腦一步一步地提供信息給基層醫生來,提高診療能力。
談到未來智能醫療發展,謝國彤說,醫療人工智能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并非短短幾年能看到最終的成功。平安醫療科技通過人工智能模型的實際應用,實現與醫院、患者、醫療機構產生緊密的良性互動,平安醫療科技逐步完善智能模型的同時也達到各方共同進步:醫院診療效能提升,患者健康意識提升、醫療機構服務提升。對于平安醫療科技日趨完善的智能模型,謝國彤信心滿懷:“未來這些模型最終可以來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達到的效果就是讓每個人活的更健康。”
關于平安科技
平安科技是平安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致力于運用人工智能、智能認知、云計算、區塊鏈等前沿科技,為人們打造全新云生活。對內,平安科技是平安集團的高科技內核和科技企業孵化器,負責開發并運營集團的關鍵平臺和服務。對外,平安科技以智慧科技為手段、以智造未來為藍圖,聚焦于醫療、金融、智慧城市三大領域,將國際權威認證的技術能力應用到實際業務場景中,打造生態閉環,積極踐行科技改變生活的企業理念。
超過10000名專業it技術人員和管理專家組成的高級研發團隊,為平臺的運營穩定和可靠,提供了專家級的技術保障。目前所建立的云生態圈已經承載過5億的互聯網用戶,并拓展至海外市場,包括美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關于平安醫療科技
平安醫療科技隸屬平安集團旗下,以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平安云為載體,從服務政府開展智慧醫療到輔助醫療機構提升醫療效率兩個方面,完善了包括智能醫療質量控制、智能疾病預測、智能分診導診、智能醫療影像篩查、智能輔助診斷和治療、智能icu重癥管理以及智能隨訪患教等診前、診中、診后全流程端到端的解決方案矩陣。覆蓋700+常見疾病智能疾病輔助診療模型約8億就診人群,具備完善的醫療知識圖譜(包括:藥品、疾病、處方、風險因子等)。平安醫療科技已與多個省市的醫療行政主管單位開展緊密合作,并與近百家醫療機構實現簽約合作落地。
來源:全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