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質量”不放松
——河北宏亮電纜有限公司高質量發展啟示錄
□ 尹克強 毛延鋒
本報記者 王 越
他們的質量發展道路,在我國眾多企業實現質量提升的過程中,無疑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珠,但這滴水珠卻折射著絢爛的光彩。
國家特種電纜質檢中心(河北)的檢測數據庫顯示,近4年來,宏亮電纜有限公司生產的電纜被不同客戶送檢160個批次,產品質量全部高于國標要求!
他們的產品質量在央視廣而告之:“宏亮電纜,全項保檢”。這份過硬的底氣,來自硬梆梆的產品質量。
他們不過是一個130余人的中型企業,但在與國內龍頭企業的招投標競爭中,卻上演了一場“以小勝大”的精彩好戲。致勝的原因,是質量抗衡旗鼓相當,宏亮的價格更實惠!
走進位于河北省寧晉縣大曹莊管理區的宏亮電纜有限公司采訪,記者感受著一串串酸甜苦辣的質量故事。
不找后路、不要退路,長遠發展必須走質量發展之路
“我們與客戶簽訂合同的第一條內容就是‘國標全項保檢測生產’。”當宏亮電纜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宏亮底氣十足向記者介紹合同條款時,他的手機恰巧收到客戶發來的一條400余萬元的電纜訂購信息。
郭宏亮從18歲開始在企業做電纜銷售,到他創立自己的企業,再到走上產品質量“以質取勝”之路,感慨頗多。
2012年,全國工業生產企業出廠價格比上年下降1.7%,工業生產企業購進價格比上年下降1.8%,國內電纜行業普遍呈現低檔過剩、高端市場空缺的現象。這一年,郭宏亮創建的宏亮電纜同樣如此,從市場上退回和在庫房積壓的低檔電纜貨值竟達2余萬元。此時,郭宏亮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斷,把全部質量低下的電纜剝皮當廢品處置。
郭宏亮認為要走質量發展的道路,就必須斬斷劣質產品的后路、不留退路!而央視每天5秒播出的廣告“宏亮電纜,全項保檢”,以及與每個使用單位的合同書首條對宏亮企業“全項保檢”的要求,是宏亮電纜的宣言書,也是他們摒棄退路的動力源。
那是宏亮電纜一個嶄新的起點。一方面,一個個訂制劣質電纜的客戶被宏亮終止了合作,另一方面,一個個講求誠信,重視質量的客戶開發出來,并口口相傳,不斷拓展。郭宏亮說,他舍棄的是隱患和危險,得到的是信任和光明的發展道路。
產品質量高價格低才是王道
在郭宏亮看來,最硬的廣告是客戶的好口碑。
要想口碑好,產品質量高價格低才是王道。為了保障產品質量,郭宏亮把“精細化生產”視為企業的生命。他在企業內部建立了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將質檢部、技術部與生產部并駕齊驅作為企業生存的“三大命脈”,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過程,從成品檢測到外部銷售,質檢員進行全程質量把關,相關檢測數據只能高于標準,不能等于或低于標準。郭宏亮在手機上有一個專門的辦公軟件系統,他對質檢工作“死死”地抓住不放松,對合格和不合格的內容,他始終看得“密不透風”。郭宏亮說,沒有精細化,就沒有高質量的穩定性。
質量好的產品必然價格高,同等質量的產品怎樣產生價格優勢?郭宏亮的秘密是靠創新致勝,在創新的同時,降低成本,提升性能。為了降耗增效,他們從2014年開始研發“異型電力電纜”,用一年的時間,對13個規格的100余套產品逐個進行排列組合式的試驗,最終成功研發了異型電纜技術,并獲得國家專利。為了這個試驗的成功,企業用掉的原料價值就達200余萬元,郭宏亮帶領冀豪杰、栗根亮、耿曉陽、梁瑞彬等幾個技術人員一起,加班加點渡過了數不清的不眠之夜。郭宏亮視他們為公司的“寶貝”,給予了他們重獎。
由于異型電纜內芯緊密度的提高,電阻變小、用料變省,質量提高了,成本減小了,一時間風靡國內電纜行業,不少企業紛紛前來“取經”,但大多都不能承受過大的試驗付出而以失敗告終。湖南一家上市企業干脆花費上千萬元從法國購進了兩臺異型輥壓設備,但產出的產品穩定性不高,公司負責人慕名到宏亮電纜一探究竟。結果發現,正如外界所言,宏亮電纜自主研發的設備不但穩定性高于標準的規定數值,而且用料成本降低了兩個百分點,而這成為宏亮在市場競爭中質優價好的“殺手锏”。
質優價低的宏亮電纜因為質量提升激活了市場“一池春水”。銷售部經理孫存杰介紹,在江蘇省的一次項目招標中,竟然超越國內數一數二的龍頭企業一舉中標成為贏家;在山東省的同行競爭中脫穎而出,占據傳統電纜市場半壁江山;在阿里巴巴開辟的電商平臺時間不長,便接到國外數十家企業的貨物訂單,外貿年銷售額近3000萬元。
過硬的質量保障,使郭宏亮對自己的產品底氣更足。他在自己產品上使用激光打碼標識,并向客戶承諾100萬元以上訂單可由宏亮自費到全國任何第三方質檢機構進行檢測。
郭宏亮透露,他們正在針對電纜的原材料和生產工藝集中開展科研攻關,并且已經申報國家專利,成功后原材料純度更高更便宜,生產工藝更精更簡便,這將再次驗證質量好價格好才是王道。
聯合發展才是制勝之道
談及今后的發展,郭宏亮感到任重而道遠。他認為,步入質量新時代,單打獨斗已成過去時,聯合發展才是制勝之道。
2016年,宏亮公司與哈爾濱理工大學、河北大學等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郭宏亮認為,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注重科技研發工作,加強與高校聯合,將會更大程度提升電線電纜的應用基礎研究水平,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為電線電纜行業規模化生產提供技術支撐,推動地區線纜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環保節能新興產業的發展。同時,企業也將從高校適時引進人才,壯大科研技術力量。
質量意識的加強,讓郭宏亮深刻認識到資源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年來,他帶領核心技術團隊遠赴迪拜、尼日利亞、約旦等國家地區參加全球性的電纜展會,了解新產品、新技術、新知識,通過政府搭建的研究平臺,向各方權威專家請教研商、合力攻堅,盡可能謀求減少同質化競爭,實現差別化發展,推動電纜產業鏈和價值鏈向高端攀升。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