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插秧機的出現,提高了插秧的工效和栽插質量,實現合理密植,有利于后續作業的機械化。江蘇省丹徒區通過機插秧技術的大力推廣,水稻機插秧種植面積不斷增大,今年全區機插秧種植面積將超過15萬畝,目前已完成種植面積13.2萬畝。
丹徒區辛豐鎮水根農機合作社,最近為農戶開展機插秧忙得熱火朝天。該社負責人楊水根告訴記者,隨著農民對機插秧技術認可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機插秧。目前,合作社30臺插秧機全部在農田作業,已完成作業面積3000多畝。
通過機插秧技術的大力推廣,丹徒區水稻機插秧種植面積不斷增大。據了解,今年新增水稻插秧機118臺,全區插秧機的總量近800臺,從設備配備方面保障機插秧技術的推廣。同時,該區還組織了30多人的技術指導團隊,分布到各處水稻種植區,現場示范指導機插秧技術,向農民宣傳機插秧技術的優越性和特點,更好地推廣技術。今年,全區機插秧種植面積將超過15萬畝,目前已完成種植面積13.2萬畝,機插秧作業面積占水稻總面積將達75%以上。
丹徒區水利農機局農機科科長蘇文華介紹說:“一個勞動力一天最多插秧0.8畝,而一臺高速插秧機一天能完成七八十畝。同時,與傳統直播稻等種植方式相比,機插秧還能帶來水稻增產、稻米品質提高等優勢,一畝田能增收約200斤糧食,提高了農民的種植收益。”
(來源:中國江蘇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