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中國已經是全世界機器人最快的市場,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庫存量為34萬臺,相對上年同比增長了32.81%。另外,預計2018年到2020年的復合增速為15%-20%之間。
中國工業機器人的中上游利潤高但仍需發力 工業機器人按照產業鏈來分類,上游是核心零部件,包括控制器、伺服舵機等:中游是機器人本體及集成:下游是行業應用,比如焊接、打磨、搬運、加工等。上游與中游的高端市場進入壁壘較高,已形成寡頭壟斷,前四家企業是abb、庫卡、發那科以及安川,在中國的高端市場份額占據了60%。而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屬于中游的低端領域,主營業務為加工,進入壁壘低且高端市場集中度低,規模效應尚未形成,主要布局的企業有埃斯頓、華中數控等。
如果中國企業想在工業機器人上獲得超額利潤,需要降低上游的采購成本,比如采購伺服舵機及其系統、減速器。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中國制作一臺工業機器人的成本是國外的一倍,其主要原因來自于減速器,其成本占比在30%到40%,再加上伺服舵機及集成系統,成本就占到60%。而中國做工業機器人的本體,由于有政府的補助,處于盈虧平衡階段。只有系統集成的毛利率高,比如匯川技術的2016年的營業收入為25.74億元,其系統集成的毛利率達到49.21。
來源:安陽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