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光作為人體晝夜節律系統主要驅動力之一,晝夜節律產生于大腦并通過身體組織與器官調控生理節奏,影響激素分泌水平和醒睡周期。為了改善照明產品質量,廠商也逐漸從過去追求高光效、長壽命慢慢轉變為現在的高品質、更健康的照明產品。
11月13日,由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高科會主辦,ofweek網承辦的“ofweek(第十五屆)中國led照明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深圳正式舉辦。大會上,市場部副總裁吳森發表了“自然光譜led在健康照明和高端商照中的應用”主題演講,就健康照明、高品質商業照明及博物館照明等內容進行了具體闡述。
首爾半導體市場部副總裁吳森
近年來,中國led照明市場已經從裝飾照明、戶外照明、轉向智能照明、高端照明,未來將向健康照明、人本照明方面發展。吳森表示,未來的照明將以人為本,不僅要滿足相應的照度、亮度及便捷控制,更要根據人們使用的場景、光照需求、生理心理特征等,營造健康、舒適、有效率的燈光照明,提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照明光環境。
接著,吳森先生介紹了健康照明的五大要素,并從明暗視覺效應、藍光對視網膜的影響、光的非視覺效應、人體晝夜節律等方面來分析健康照明的重要性、進展以及相關標準。目前,健康照明主要應用在醫療、教室、家居、辦公室等領域。在醫院照明方面,醫療機構正在使用以人為本的照明,在工作人員區域增加更冷的色溫,讓員工在輪班期間保持警惕;在患者房間中使用溫暖的色溫,讓患者休息和康復時保持舒適。在教室照明方面,學校也在使用以人為本的照明,并根據一天中的時間讓學生安靜或者醒神。在商業照明方面,適當照明色溫的效果可以使辦公環境更加自然和舒適,同時提高生產率。
在商業照明及博物館照明中,不同的功能區、商品/展品對光源的照度均勻度、眩光、色溫、顯色性、照度等都有不同的要求。既要利用一般照明來實現整個場景的均勻照明;又要利用局部照明突出商品/展覽品,營造不同的視覺效果,讓觀眾更好地欣賞展覽品。
由于led照明低能耗并且具有極低的紫外和紅外成分,可以滿足博物館照明的功能性要求,即通過照明正確地表現展覽品的形狀、色彩、質感,同時控制眩光、陰影等,防止展品受到熱輻射和紫外輻射的傷害。而且,led的調光功能使得光照度的控制也相對容易。對此,吳森表示,在實際的工作中,在將光源的紫外線與紅外線去除之后,最好使用接近日光的人工光源,而且掌握顯性色的影響對于還原作品是非常必要的。隨后吳森為大家介紹了cri、cqs、ies tm30-15光源顯色rf,rg雙指標以及博物館照明規范等,他認為照明的品質與照明設計、及led光源有關。
在高品質led光源方面,首爾半導體克服人工光源的限度,推出最接近太陽光的光譜的sunlike系列產品,其顏色逼真度和飽和度都接近自然光,可以照亮物體最自然的顏色。此外,還可減少眩光,增強清晰度和紋理層次感,提高產品的安全性能。吳森表示,“sunlike系列產品能提供健康的照明,白天警醒,晚上提高睡眠質量,對感光細胞無傷害。”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