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喻
7月23日,100人規模的日本代表團將首次參加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談判,這意味著美國等國在其重構國際貿易規則的道路上又將邁出重要一步。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研究中心主任何偉文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終究會主動尋求中國的加入,中國不必擔心遭受排擠。因為中美之間貿易總量巨大,超過美國和tpp現有成員的貿易總量,美國不可能對此視而不見。
由新西蘭、新加坡等國發起成立的tpp,主旨為突破傳統的自由貿易協定模式,達成包括商品和貿易在內的綜合性自由貿易協議。在后來加入的美國主導下,該組織被認為越來越多地體現了遏制新興國家,特別是中國的經濟影響力,重新掌控亞太局勢的意圖。
過去一段時間,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在經濟方面正逐漸搶過美、英、法、德等老牌工業化國家的風頭。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13年發達經濟體整體增長1.5%,而新興國家和發展中經濟體則表現強勁,增速有望達到5.3%。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也預計說,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規模份額或將在2030年超過發達國家。
新勢力不斷壯大,舊勢力自不會坐視不理。有專家擔憂,美國積極推進的tpp實質上是針對中國等新興國家的一大殺手锏,旨在建立獨立于wto之外的規則體系,進而重塑整個國際貿易的規則、標準和格局,將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驅趕到國際貿易的邊緣,以便繼續控制國際秩序。
在此情況下,wto可能被架空,中國將面臨嚴峻的&ldquo二次入世&rdquo的危險。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認為,tpp是以美國規則為標準的自由貿易區樣本,中國要想加入,&ldquo需要的時間和難度將超越入世&rdquo。
不過,亦有專家表示,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做支撐,中國無需對tpp反應過度。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茂春告訴中新社記者,2013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2014年起將成為環太平洋地區最大貿易體,能夠向其他國家提供比美國更具誘惑力的機會。&ldquotpp不是一個針對中國的&lsquo武裝集團&rsquo,不必對其感到害怕。&rdquo
何偉文也表示,被tpp過多牽扯注意力,有本末倒置之感。目前的當務之急,是繼續加強周邊和雙邊的貿易關系,包括與日韓、與東盟主導的&ldquo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dquo(rcep)、與澳大利亞等。
2013年上半年,中國與東盟之間貿易總量同比增長12.2%,超過中美之間5.6%的貿易總量同比增長數。東盟已成為僅次于歐盟、美國的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
專家們表示,面對tpp,中國要做的是不受美國的干擾,苦練&ldquo內功&rdquo,保持自身的經濟活力,以足夠的定力和決心搭建自己的貿易協定網絡。同時,也要關注tpp的談判進程,了解其主要條款和標準,以爭取有利地位。
來源:新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