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3d打印只是噱頭,如果真的能顛覆產業,&ldquo那我的&lsquo郭&rsquo字倒過來寫。&rdquo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日前高調唱衰3d打印,引來業界一片嘩然。在業內人士看來,3d打印的最大障礙在于商業化運用存疑。但近日,3d打印制造商stratasys(nsdq:ssys)與桌面3d打印生產者makerbot簽訂最終合并協議,宣布后者以換股并購交易的方式與stratasys子公司合并。這意味著,3d打印領域掀起了一輪并購潮,而爭奪的對象就是小型桌面用戶。
爭奪桌面用戶
&ldquo在5到10年內,讓每個孩子人手一個makerbot。&rdquo這是makerbot創始人布里·佩蒂斯(brepettis)的夢想。
成立于2009年的makerbot是美國一家小型創業企業,憑借互聯網及美國紐約的一家實體店,2012年該公司營收1500萬美元,而僅2013年一季度,營收已達1100萬美元。
makerbot的打印機可歸類于開源硬件產品,這類產品的好處是用戶可以在之前硬件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意。金模3d打印網首席研究員羅百輝指出,在中國,活躍著一大批創客,不少&ldquo創客工程師&rdquo的工作方式之一就是購買一臺廉價的桌面開源打印機,設計有創意的藝術品或電子產品。
&ldquo不過這樣的開源打印機往往用上2~3個月就壞了,工程師則通過開源代碼修理改進打印機,并把相應的改進方案回饋給開源打印機公司,使其做得更完善。&rdquo羅百輝表示,創客們&ldquo打印&rdquo出的產品,廣泛應用于藝術節展示以及diy創意電子產品等,不少作品亦吸引了風險投資人士的注意。此外一些高校及專業院校通過3d打印機打印教學模具或學生的創意、創造產品模型,是3d打印機銷售的另一市場,增長速度很快。
這兩類用戶對3d打印機的需求,都集中在小型桌面類3d打印機上。
正是在桌面用戶需求增長的背景下,makerbot選擇與stratasys合并。stratasys董事會主席、fdm技術創始人scottcrump表示:&ldquo目前stratasys公司共擁有550項專利,對于一些企業來說,可以越過知識產權的限制。&rdquo
&ldquo目前國內3d打印在航空、高精制造領域應用成果明顯,但是尚未大規模應用。&rdquo上海卓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經理展益彬說,行業發展受阻,自身也在尋求新的突破,小型桌面應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產業發展慢的現狀。
新一輪并購潮
3d打印界有兩家巨頭:stratasys與3dsystems。前者見長于工業級3d打印機制造與銷售,而后者則強于在消費領域,有人把該公司生產的打印機譽為3d打印界蘋果的ipod播放器。
3dsystems公司生產的cube3d打印機主要面向消費者,是不少美國家庭父母送給十幾歲孩子們的&ldquo玩具&rdquo。2013年一季度,3dsystems公司業績表現強勁,財報顯示3d打印機銷售額比2012年同期增長61%,盈利比2012年同期增長24%。
2013年5月2日,該公司宣布收購增材制造和傳統制造服務供應商rpdg集團有限公司,此前3dsystems還曾收購了掃描軟件公司rapidform。
&ldquorpdg集團專注于注塑成型、數控加工、模具鑄造、模型制作和快速成型服務,3dsystems并購意圖是希望未來其業務線從消費端走向工業制造。&rdquo一位專注3d打印的風險投資人士說。
而stratasys并購makerbot,則是希望其產品線從工業級拓展到針對普通消費者的入門級產品。半年前,美國stratasys公司才剛剛完成與以色列著名的3d打印公司objet的并購。
scott坦陳:&ldquo并購makerbot可以讓我們進入之前一直未進入的入門級消費者市場,他們主要針對專業消費者、教育用戶和一般消費者用戶。&rdquo
&ldquomakerbot在互聯網版塊增長很快,該市場為stratasys提供了有益的補充。&rdquo在羅百輝看來,這次并購完全是向互聯網這一新領域進軍,stratasys要鞏固其在3d打印領域大佬的地位。并購后,stratasys在工業領域和小型桌面應用領域都擁有了產品及渠道。
對于一家能夠生產工業級3d打印機的企業,開發面向消費者的小型桌面3d打印機如同&ldquo小兒科&rdquo,stratasys并購makerbot的目地不在打印機本身,而是看好了對方的渠道。
據悉,makerbot的產品幾乎全部通過互聯網進行銷售,不僅如此,該公司還擁有大型的3d打印設計數據庫,全部為開源文件,沒有版權問題。
&ldquo從銷售打印機的臺數上,小型桌面應用產品將占主流,至少超過55%。但是對于公司財務的貢獻上,未來5年還將是工業級產品占收入的絕大多數。&rdquoscott說。
來源:慧聰五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