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財觀點
【電力】國家能源局印發《南方區域跨區跨省電力中長期交易規則(暫行)》的復函,要求規范開展市場交易,落實國家西電東送戰略,充分利用通道剩余輸電能力,按照市場化原則組織省間電力交易和余缺調劑,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提高電力供應保障能力。隨著電力市場化交易各項措施落地,下游用戶用電需求有望得到促進。從近期廣東、江蘇等省份2019年度長協交易情況來看,長協交易價格逐漸回升,發電企業有望繼續實現量價齊升,裝機結構優質火電企業有望受益,可關注(,)、、(,)、(,)等。核電方面,11月5日,中核集團旗下三門核電2號機組正式具備投入商業運行條件,至此我國首個ap1000核電廠全部機組均成功實現商運。隨著第三代核電順利投產,核電技術障礙已逐漸解決,作為電力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方向之一,核電新項目審批有望重啟,可關(,)、(,)等。
【石化】給予8個原油主要進口國6個月時間,包括中國、、日本等,預計11月份將減少伊朗原油出口超過150萬桶/天,而近期的原油增長超過了該水平,并且需求在短期不振,導致了油價下跌。油價下行將主要影響12月6日的opec大會,并有利于明年限產份額的達成,從這一角度看,油價長期將維持中高位,勘探開采資本支出增長趨勢不變,國內原油進口仍存風險,關注油價回調帶來的油氣產業投資機會。
行業動態
【天然氣】根據美國能源署公布的,美國的天然氣庫存數量上周增加650億立方英尺至32080億立方英尺,但仍比去年同期低15.3%,比5年平均水平低16.2%。(wind)
【煤炭】根據聯合服務nse-0.22%,印度的煤炭進口量在本財政年度的前七個月增長了7.9%,達到了134.46百萬噸。該國在上一財年同期進口了12457萬噸煤。
(蘭格鋼鐵網)
【環保】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回應,煤炭消費和煤電裝機量逐步減少是大趨勢,不會影響我國“減碳”目標的實現。通過采取煤炭消費控制等一系列措施,我國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轉,已從快速增長過渡到增速降低的水平,接近進入平臺期。2017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約46%,超過2020年碳強度下降40-45%的目標;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13.8%,有望完成2020年占比15%的目標。(中國能源報)
來源:和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