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整體國內、國際經濟形勢影響,上半年大宗原料價格下滑,同樣化肥及生產原料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價格下滑,目前生產廠家都已經到了虧損的狀況,有的是屬于嚴重虧損。由于需求不旺,復合肥生產企業開工率,從前期較高一路下降到目前僅約30%這一比較低的狀態。面對當前市場行情,經銷商都普遍采取觀望或謹慎操作,為了打消經銷商的顧慮,復合肥的生產企業都出臺了淡季較低的銷售價格或保底政策。
今年下半年,專家預測意見,多傾向于肥料行情抬頭上漲幾率較小,保持目前低價位平穩狀態甚至依然會有小幅度的下跌。據此,《齊魯農資》提示農民消費者,購買小麥肥、果樹月子肥等秋季肥料,不用過于擔心肥料價格上漲而倉促購買。
先從氮肥的核心尿素價格談起。今年,國際市場下滑較大,fob價格由年初的530美元每噸下滑到350美元每噸,倒推廠家出廠價格在1550左右,低于生產成本,出口困難。從我國內市場看,我省價格由年初的2140元每噸,迅速下滑至1650元每噸,截至7月10日,平均銷售成本1920元每噸。
&ldquo目前,我國尿素生產廠家,年產50萬噸以下的,銷售成本在1800元/噸;新型技術企業成本在1700元/噸左右。在目前低迷行情下,廠家基本均處于虧損狀態。&rdquo魯西化工磷復肥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徐廣河說。
&ldquo磷酸一銨后期價格將會繼續緩慢下滑,貨源充足,預計還有下滑幅度。&rdquo山東農業大學丁方軍教授,在7月20日召開的我省秋季配方肥推廣交流會上分析認為。他介紹,磷肥國際市場同樣不景氣,二胺下滑較大。國內市場,一銨價格大幅下跌,55%廠家出廠價格已調整至1700&mdash1800元/噸。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丁方軍認為一是硫磺價格(從今年年初的每噸1500元下滑至600元)、磷礦石價格(每噸下行150元),均有下落;二是二元肥出口不暢,對磷酸一銨用量較少。&ldquo另外,產能嚴重過剩,近年新增產能近千萬噸&rdquo。據此,丁方軍對磷酸一銨后市分析預測,因廠家開機率仍然很高,市場庫存量較大,上游原材料價格仍未觸底,且出口不暢(現港存磷二胺近300萬噸)。
氯化鉀,國內市場上半年氯化鉀價格下滑較快,進口鉀到貨量也較大,國內60%粉狀白鉀到站價格由2700元每噸下滑至2300元每噸。港口主流出庫報價:60%粉狀鉀2350元每噸左右。對這一價格變化,行業人士分析,氯化鉀產能增加較快,對國外的依存度減少處在最佳生產階段,廠家都在滿負荷開機生產;由于經濟不景氣,車皮較充足,發運順暢;季節性原因,用量較少;各生產廠家都有大量的庫存儲備。
專家告訴記者,由于我國氯化鉀產地集中在青海省,80%的產量集中在鹽湖集團,國營企業,具有價格控制權。進口鉀肥價格下滑較大,因生產成本較低,現仍有較高的利潤。所以行業普遍預測,受國際價格影響較大,國內價格基本與國際價格持平,預計后市平穩緩慢有節奏性的下滑。
丁方軍等專家預測,下半年我國肥料市場整體并不樂觀,競爭激烈。尿素、氯化銨、一銨、鉀肥市場出口不暢,均有大量庫存和產能需要國內秋季市場消化。特別是二銨對復合肥市場還有直接沖擊。各復合肥廠家全力準備秋季市場,不要盲目樂觀,秋季市場謹慎操作。
徐廣河表示,今年秋季復合肥的價格會保持穩定可能性較大,同時,各生產企業為了規避同質化價格競爭,大力推廣各種新型肥料將會成為主流。
來源:中國農資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