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你們的工器具都用上了‘人臉識別’?”
“是啊!不信你就來我們工區看看,哈哈……”
這是小劉的朋友在和小劉談及時下“人臉識別”這一熱門話題時,聽說小劉所在管段的高鐵供電維管工器具都已經使用上了“人臉識別”技術后,感到很是驚訝。
小劉所在單位是中鐵電氣化局京滬高鐵維管公司蚌埠維管段,而他是該段的一名物資管理員。
據小劉介紹,高鐵供電維管工器具的管理不同于其它工作形態的工器具管理,由于京滬高鐵供電維管檢修作業全部在夜間有限的“天窗”內進行,當檢修作業完畢后,需要在黑夜中對上道的工器具進行清點,而一旦有工器具遺落在線路上,將會對以時速300公里及以上運行的列車安全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
據了解,為推進京滬高鐵標準示范線建設,加快高鐵供電維管智能化建設步伐,該公司圍繞如何實現對工器具安全、快速、高效管理的目標,成功研發出工器具“人臉識別”智能管理系統,并在該段成功上線運行。
該系統是基于物聯網技術,利用超高頻 (rfid)電子射頻自動識別技術,給每一個工器具建立“身份證”,并將所有參與生產作業的工器具物物相連,實現在終端管理平臺對工器具的識別、使用、監控等全過程的精細化、標準化、智能化、可視化、信息化的維護管理。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