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b輪0萬元融資!高精地圖公司airlook將把無人機開往何處去?|ggv asks ggv
2018-11-15 10:00來源://
原標題:獲b輪0萬元融資!高精地圖公司airlook將把無人機開往何處去?|ggv asks ggv
近日,國內空間大數據服務商airlook宣布完成0萬元人民幣b輪融資,ggv紀源資本為領投方,上輪投資人bv百度風投跟投。
無人機領域因其專業性太強,總讓大家“不明覺厲”。
沒有關系,今天的ggv asks ggv為你采訪到了airlook的創始人、前百度高級產品經理王硯澤,以及ggv紀源資本的投資經理麥采堯。
為你全面解析,這個看上去很酷又很難懂的行業。
王總您好,能簡單介紹一下airlook在做的事情嗎?
airlook致力于打造空間數據的獲取、處理、分發及應用的生態閉環。保障空間高精度數據低成本高效能的應用到各行各業是airlook的核心競爭力。
……好像太復雜了。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采用無人機的方式,大范圍地把我們看到的影像信息還原到線上來,在線上構建了一個一比一的虛擬世界。
就像高德地圖、百度地圖街景模式的升級版嗎?
是的。
這個高精度地圖可以分兩大用途,首先在tob和tog方面,可以用于規劃管理和測繪局、公安系統,但在未來,我們更想把它作為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搭建一個你能切身走進去的真實世界。
我們希望各行各業的app或者網站、ar設備都會調動我們的數據源,讓大家能通過各種入口看到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現在的地圖已經發展到了街景的環節,再往后走就是真三維了。
真三維跟傳統街景的區別在于,傳統的街景采集技術坐著采景車沿著馬路去走一遍,所以你看到的景物,實際上受限于車子行駛的軌跡,車子開到哪,你看到哪,如果你路過某個小區看到一棵枝繁葉茂的銀杏樹,你想進去看個仔細是做不到的,你對事物的感知是片面的。
但我們的無人機采集技術是從空中俯瞰,盡收眼底,別說進小區了,樓頂上、樹上,你想站哪里看都可以。
就像吃雞游戲那樣的真三維,你可以在手機上實現跟現實世界同步的那樣,漫無目的去散步。
ai遛彎兒,聽上去也太先進了。
這個市場的容量和想象力挺大的。
公司的愿景是先把地表數據高精度采集下來,再去應用到各行各業。
比如房產這塊,(有了技術支持之后)你可以做到還沒有去到現場,就能知道你站在某一層樓看到的風景是什么樣的,在不同樓層看到的風景有什么區別,在不同時間點、不同天氣,看到的風景又有什么區別。全方面豐富對世界的體驗。
這個會涉及到非常大的數據量吧?
沒錯,要想從tob/tog轉到toc,除了政策上有一些難點之外,如何建造技術壁壘也是一個挑戰。
b端的數據主要用于規劃,畫面上有一些瑕疵,比如玻璃上出現個小漏洞之類的是不影響使用的。
但c端對數據的質量要求非常高,c端要求風景美,好看、清晰,這就對技術水平要求很高了。
再一個就是你說的,真三維要求的數據量比傳統地圖大很多,因為它的細節特別多,一平方公里的數據量就要達到幾個g,所以技術上涉及到壓縮算法、調度算法,還要涉及到如何增強展示端的引擎功能,要對手機、pc這些終端也做一些處理,手機如果加載都加載不出來,再厲害的ai也百搭了。
隱私問題會有挑戰嗎?
可以解決。
首先他們會通過ai技術把路上的人和汽車都篩掉,只留風景。
另外,公司會嚴格執行保密措施,所采集的都是國家允許采的數據,因為不同地方的保密級別不一樣,空軍在批準審核的時候就會說這個數據只能賣給誰、只能拿給誰看,比較復雜的數據就會放在非常私有的服務器上。
做無人機測繪的公司不少,airlook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地圖行業的最大成本在于采集的成本很高,因為數據要保持自己的“鮮度”。
你看北京每一年、甚至每幾個月的變化都特別大。如果按照我們的愿景,要把它做成基礎設施,就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數據。
但我們讓成本降低到了業界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因為我們在每一個環節都重新控制了成本。
首先是無人機制造的成本,我們不用別家的飛機,而是自己研發,這就降低了設備整體的預算;
另外是無人機要申請空軍批準,原來的官方申請流程特別復雜,要提交紙質流程、要等批復,我們針對這個空白,建立空運申請平臺,節省了操作難度和時間成本。
我們做的中國空網,給整個行業提供空運資源的在線申請平臺,讓所有企業都可以共享,這實際上是給國家航空產業做了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的事情。
我覺得ceo本人就還蠻特別的(笑),硯澤特別具有企業家精神。
什么叫“企業家精神”?
有些創業者做事情的思維是:我能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
但他做事情的思維是逆向的:我想做什么,那么我就通過我的能力去解決問題。
是找資源也好,找人也好,找錢也好,總之要克服困難,不斷擴充自己能力的邊界,去把事情完成。
硯澤之前是百度的高級產品經理,出來之后又有過硬件創業經驗,發現無人機是最高成本項,就去做了無人機,又發現空運申請效率低,要花很多時間,就去搭建了申請平臺,再后來發現數據似乎能產生更多價值,就去做了現在這些數據采集的工作。
創業就是面對未知,在面對未知的時候,不給自己設限、不斷拓寬邊界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條。不設限就是指面對自己不會做的事情的態度。
有時跟創業者聊項目你會感受到他面對問題的態度,有的人很open,說“這個我以后能做,但要克服困難,等我發展了業務線……”;有的人就保守些,大概是“我不會,不考慮了”這樣。
vc希望得到回報,能得到巨額回報的公司的領頭人一定是具有非常大野心的人,比如美團如果只做團購,沒有后來的外賣、打車,帶來的回報可能就沒那么多。
采堯把我說得太好了,我的感受比較直接,就是我相信所有的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做商業,就是奔著用戶需求直接去,你千萬不要考慮技術是怎么實現的、實現不了怎么辦。
手機從出現地圖,到線性地圖,到街景地圖,中間花在迭代上的時間是越來越少的,所以我也覺得從街景地圖到真三維地圖的改變一定會發生。
airlook和ggv的接觸發生在什么時候?
bv投了天使輪之后,我們就在想要如何拓寬視野,也看到國際上已經有很多公司在做類似的事情了。我們想找一個對行業理解非常深的投資人,比如jenny(ggv管理合伙人李宏瑋)。
當時已經有幾家資本愿意投我們了,ggv正在夏威夷團建,jenny在美國募資,我們還等了幾個星期。
后來在上海總部見了jenny,她思路清晰、雷厲風行、直擊要害,給了我們很多建設性意見。
ggv對創業者的支持很全面,從gr、hr到pr都給了我們很多支持。
未來公司還想做什么事情?
著重搭建ai團隊,把現實世界的數據用活吧。
比如我們在想能不能對空間里的每一個產品進行解構,提升效率,降低人力成本,這些都是下一步的打算。
/
采訪結束啦。
到今天,ggv asks ggv已經推出第8期了。
很多小伙伴可能還不太熟悉我們,這是一個分享ggv family與投資人故事的專欄。
每當有ggv系公司新獲融資或者上市,我們都會為你采集到第一手的行業洞察。
讓你更及時和全面地觀察行業生態,了解投資背后的邏輯和故事。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